社会化媒体时代企业品牌危机传播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8页 |
0.1 研究缘起和背景 | 第8-10页 |
0.1.1 研究缘起 | 第8-9页 |
0.1.2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0.2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0.2.1 对社会化媒体的研究 | 第10-12页 |
0.2.2 对危机传播的研究 | 第12-13页 |
0.2.3 对品牌危机的研究 | 第13-14页 |
0.3 研究方法及涉及理论 | 第14-17页 |
0.3.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0.3.2 涉及理论 | 第15-17页 |
0.4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 第17-18页 |
1 社会化媒体与企业品牌危机传播的概述 | 第18-29页 |
1.1 社会化媒体概述 | 第18-25页 |
1.1.1 社会化媒体的定义 | 第18-20页 |
1.1.2 社会化媒体的特征 | 第20-24页 |
1.1.3 社会化媒体的代表性平台 | 第24-25页 |
1.2 企业品牌危机传播概述 | 第25-29页 |
1.2.1 企业品牌危机传播的内涵 | 第25页 |
1.2.2 企业品牌危机传播的成因 | 第25-26页 |
1.2.3 企业品牌危机传播的特征 | 第26-29页 |
2 社会化媒体时代企业品牌危机传播的新境况 | 第29-33页 |
2.1 信息来源与危机传播 | 第29-30页 |
2.1.1 个体信息制造时代的到来 | 第29页 |
2.1.2 信息来源的不可控性 | 第29-30页 |
2.2 传播主体的实名性与匿名性 | 第30页 |
2.3 传播内容中“推荐流”与“原创流”的形成 | 第30-31页 |
2.4 社会化媒体时代受众信息解读的特点 | 第31-33页 |
2.4.1 受众以情感为先导的接受特点 | 第31-32页 |
2.4.2 信息爆炸焦虑下深度理解的匮乏 | 第32页 |
2.4.3 受众信息解读时的过滤和曲解 | 第32-33页 |
3 社会化媒体时代企业品牌危机传播应对策略 | 第33-42页 |
3.1 利用社会化媒体建立数据搜集与管理系统 | 第33-34页 |
3.2 通过社会化媒体建立起信任体系 | 第34-36页 |
3.2.1 信息源的信任 | 第35页 |
3.2.2 专业上的信任 | 第35页 |
3.2.3 情感上的信任 | 第35-36页 |
3.2.4 价值观上的信任 | 第36页 |
3.3 掌控信息解释的过程 | 第36-37页 |
3.4 用积极的态度正确引导舆论 | 第37-38页 |
3.5 支持性传播氛围的建立 | 第38-39页 |
3.5.1 倡导平等 | 第38页 |
3.5.2 寻求叙述性信息 | 第38-39页 |
3.5.3 鼓励参与与分享 | 第39页 |
3.6 有效利用企业身份与网络身份的重叠 | 第39-42页 |
结语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