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言 | 第10-21页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三) 研究思路、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2.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四)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8-19页 |
1. 创新点 | 第18-19页 |
2. 不足之处 | 第19页 |
(五) 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1. 契约理论 | 第19页 |
2. 三螺旋理论 | 第19-20页 |
3.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 第20-21页 |
一、产学研战略联盟的概念、特点和过程 | 第21-33页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25页 |
1. 战略联盟 | 第21-23页 |
2. 产学研合作 | 第23-24页 |
3. 产学研战略联盟 | 第24-25页 |
(二) 产学研战略联盟的特点 | 第25-28页 |
1. 产学研战略联盟是非竞争者之间的联盟 | 第25-26页 |
2. 产学研战略联盟是资源互补型联盟 | 第26页 |
3. 产学研战略联盟以契约为基础 | 第26-27页 |
4. 产学研战略联盟具有多元决策中心 | 第27页 |
5. 产学研战略联盟具有灵活性 | 第27页 |
6. 产学研战略联盟具有风险共担性 | 第27-28页 |
(三) 产学研战略联盟的科技创新过程 | 第28-33页 |
1. 搜寻阶段 | 第28-29页 |
2. 选择阶段 | 第29-30页 |
3. 实施阶段 | 第30-32页 |
4. 获益阶段 | 第32-33页 |
二、产学研战略联盟现状分析 | 第33-41页 |
(一) 我国产学研战略联盟现状 | 第33-35页 |
1. 相关政策 | 第33页 |
2. 投入规模 | 第33-34页 |
3. 投入结构 | 第34-35页 |
(二) 内蒙古自治区产学研战略联盟现状 | 第35-38页 |
1. 科技投入 | 第35-36页 |
2. 科技成果 | 第36页 |
3. 科技人力资源 | 第36-37页 |
4. 科研院所 | 第37页 |
5. 国际交流 | 第37-38页 |
(三) 内蒙古大学产学研战略联盟现状 | 第38-41页 |
1. 科技人力资源 | 第39页 |
2. 科研机构 | 第39-41页 |
三、内蒙古大学产学研战略联盟多案例研究 | 第41-49页 |
(一) 案例介绍 | 第41-46页 |
1. 博·格日勒图与胡芪降脂胶囊 | 第41-42页 |
2. 张若芳教授团队与马铃薯 | 第42-43页 |
3. 高光来教授团队与蒙文之星 | 第43-45页 |
4. 李光鹏教授团队与杜蒙羊 | 第45-46页 |
(二) 问题分析 | 第46-49页 |
1. 促进产学研战略联盟发展的科技政策缺失 | 第46页 |
2. 企业未能承担科技创新驱动角色 | 第46-47页 |
3. 投入主体单一、投入规模小、经费使用灵活性差 | 第47页 |
4. 科技创新成果难以符合市场需求 | 第47页 |
5. 科技创新开放性不足 | 第47页 |
6. 科研人员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 第47-48页 |
7. 科技创新产品准入制度需及时调整 | 第48-49页 |
四、国内外产学研战略联盟经验借鉴 | 第49-59页 |
(一) 案例介绍 | 第49-57页 |
1.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与硅谷模式 | 第49-52页 |
2. 日本的产学官 | 第52-54页 |
3. 台湾地区产学研战略联盟 | 第54-55页 |
4. 清华大学产学研战略联盟 | 第55-57页 |
(二) 重要启示 | 第57-59页 |
1. 国家战略部署及政策保障 | 第57页 |
2.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导力量 | 第57页 |
3. 企业、政府、金融系统多主体投入 | 第57页 |
4. 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 | 第57页 |
5. 科技创新资源高度开放 | 第57-58页 |
6. 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 第58-59页 |
五、基于过程视角的产学研战略联盟优化策略 | 第59-65页 |
(一) 联盟主体的优化策略 | 第59-62页 |
1. 政府明确责任并探索产学研战略联盟治理体系构建 | 第59-61页 |
2. 企业承担创新驱动主体角色 | 第61-62页 |
3. 高校和科研院所面向市场开放创新 | 第62页 |
(二) 支撑系统的优化策略 | 第62-63页 |
1. 中介组织打通产学研战略联盟沟通渠道 | 第63页 |
2. 银行、保险和基金强力支撑产学研战略联盟 | 第63页 |
(三) 运行环境的优化策略 | 第63-65页 |
1. 媒体击碎信息屏障 | 第63-64页 |
2. 公民理性对待产学研战略联盟成果 | 第64-65页 |
结语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3页 |
附录 | 第73-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