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基于CVM法的傣族园社区旅游资源间接使用价值评估及其补偿机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1-22页
    1.1 选题研究的背景第11-13页
        1.1.1 傣族园景区“门票分成”及其效应值得关注第11页
        1.1.2 傣族园景区“门票涨价”及其效应值得关注第11-12页
        1.1.3 傣族园景区中社区居民的受偿意愿与现实的差距值得关注第12页
        1.1.4 条件价值法的研究与应用已较为成熟第12-13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3-19页
        1.2.1 国内外民族社区旅游研究进展第13-14页
        1.2.2 国内外旅游资源价值评估研究进展第14-17页
        1.2.3 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第17-18页
        1.2.4 傣族园旅游资源间接使用价值的相关研究第18-19页
    1.3 研究意义第19-20页
        1.3.1 理论意义第19页
        1.3.2 现实意义第19-20页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0-22页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0页
        1.4.2 研究方法第20-21页
        1.4.3 技术路线第21-22页
第2章 社区旅游资源间接使用价值评估及其补偿的基础性分析第22-29页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第22页
    2.2 基本理论与方法第22-25页
        2.2.1 劳动价值理论第22-23页
        2.2.2 效用价值理论第23页
        2.2.3 帕累托最优理论第23-24页
        2.2.4 竞合发展理论第24-25页
        2.2.5 旅游资源间接使用价值评估方法第25页
    2.3 社区旅游吸引物价值补偿的基础性分析第25-29页
        2.3.1 补偿的学理及实践逻辑第25-27页
        2.3.2 补偿的主体与客体第27页
        2.3.3 补偿的来源与估算第27-29页
第3章 西双版纳傣族园社区参与景区发展现状分析第29-37页
    3.1 西双版纳傣族园概况第29页
    3.2 西双版纳傣族园景区开发管理模式的演变第29-31页
        3.2.1“社区精英”自主开发模式(1998年以前)第29-30页
        3.2.2“企业主导,社区参与”模式(1998-2048年)第30页
        3.2.3 傣族园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利益博弈第30-31页
    3.3 社区参与景区利益分配方式的演进第31-34页
        3.3.1 社区居民的“从业性”参与第31-33页
        3.3.2 社区资源的“资产性”参与第33-34页
    3.4 社区参与景区利益分配存在的问题第34-37页
第4章 西双版纳傣族园社区旅游资源间接使用价值估算第37-67页
    4.1 基于游客支付意愿(WTP)的价值评估第37-54页
        4.1.1 问卷设计与样本选择第37-38页
        4.1.2 受访游客的社会经济特征第38-43页
        4.1.3 受访游客对傣族园景区的感知分析第43-45页
        4.1.4 受访游客对傣族园景区门票价格和分成的感知第45-48页
        4.1.5 游客支付意愿值的估算第48-49页
        4.1.6 游客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第49-54页
        4.1.7 门票与游客支付意愿的关系研究第54页
    4.2 基于社区居民受偿意愿(WTA)的价值评估第54-67页
        4.2.1 问卷设计与样本选择第54-56页
        4.2.2 受访居民的社会经济特征第56-61页
        4.2.3 社区居民对受偿的感知评价第61-65页
        4.2.4 居民受偿意愿值的估算第65页
        4.2.5 受偿意愿影响因素分析第65页
        4.2.6 门票与居民受偿意愿的关系研究第65-67页
第5章 西双版纳傣族园CVM估值与实际补偿的比较分析第67-71页
    5.1 游客支付意愿与居民受偿意愿的值的比较研究第67页
    5.2 门票分成数额与游客支付意愿值、居民受偿意愿值的比较研究第67-69页
    5.3 傣族园景区公司与游客、社区居民之间的利益冲突原因分析第69-71页
        5.3.1 傣族园景区公司与游客第69-70页
        5.3.2 傣族园景区公司与居民第70页
        5.3.3 游客与居民第70-71页
第6章 社区参与下的傣族园景区利益补偿机制构建的启示第71-77页
    6.1“门票分成”合同规制第71-72页
    6.2 社区居民参与门票管理第72页
    6.3 民族事务部的协调职能第72-73页
    6.4 第三方力量援助第73页
    6.5 尚需完善的方面第73-77页
        6.5.1 傣族园社区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第73-74页
        6.5.2 依据游客支付意愿合理制定门票价格第74页
        6.5.3 促进门票分成与居民受偿意愿的平衡关系第74-75页
        6.5.4 协调利益相关者关系,促进景区可持续发展第75-77页
第7章 主要结论与不足第77-80页
    7.1 主要研究结论第77页
    7.2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及存在的不足第77-80页
        7.2.1 旅游资源价值评估的方法选取及存在的问题第77-79页
        7.2.2 旅游资源价值估算值的确定中存在的问题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附录A第84-86页
附录B第86-8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第88-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类无穷维Hamilton算子的零特征值代数指标及其应用
下一篇:归扣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