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前言 | 第9-13页 |
(一) 选题的背景 | 第9页 |
(二)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三)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0-11页 |
(四)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1-13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一) 国内家庭农场研究主要成果 | 第13-15页 |
1. 农村土地流转方面 | 第13页 |
2. 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方面 | 第13-14页 |
3. 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方面 | 第14-15页 |
(二) 国外家庭农场研究主要成果 | 第15-16页 |
1. 家庭农场的资源要素方面 | 第15页 |
2. 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方面 | 第15-16页 |
3. 家庭农场的相关农业政策方面 | 第16页 |
(三) 国内外家庭农场研究评述 | 第16-17页 |
三、研究理论概述 | 第17-19页 |
(一) 概念界定 | 第17页 |
1. 家庭农场 | 第17页 |
2. 经营模式 | 第17页 |
(二) 主要理论概述 | 第17-19页 |
1. 经营协同效应 | 第17-18页 |
2. 规模经济效应 | 第18-19页 |
四、我国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分析 | 第19-27页 |
(一) 主要经营模式分析 | 第19-24页 |
1. 产销一体化经营模式 | 第19-20页 |
2. 精加工型经营模式 | 第20页 |
3. 生态农业多元化经营模式 | 第20-21页 |
4. “公司+家庭农场”经营模式 | 第21-22页 |
5. 城郊共融型经营模式 | 第22-23页 |
6. 大型农垦区经营模式 | 第23-24页 |
(二) 主要经营模式比较 | 第24-26页 |
(三) 主要经营模式借鉴意义 | 第26-27页 |
五、山东省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 第27-36页 |
(一) 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 | 第27-30页 |
(二) 山东省家庭农场典型案例研究 | 第30-34页 |
1. 德州市陵县德强家庭农场 | 第30-32页 |
2. 胶州市鸿飞大沽河家庭农场 | 第32-34页 |
(三) 山东省发展家庭农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4-36页 |
六、山东省发展家庭农场的可行性 | 第36-40页 |
(一) 发展家庭农场的资源禀赋 | 第36-37页 |
(二) 发展家庭农场的政策机遇 | 第37-40页 |
七、山东省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建构 | 第40-45页 |
(一) 建构家庭农场资本“协同”机制 | 第40-41页 |
1. “协同”机制的动态性 | 第40页 |
2. “协同”机制的系统性 | 第40-41页 |
(二) 家庭农场利益相关者结构分析 | 第41-42页 |
(三) 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分析 | 第42-43页 |
(四) 家庭农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3-45页 |
八、结语 | 第45-46页 |
注释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