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一、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法治化 | 第14-19页 |
(一) 宏观调控的法理基础 | 第14-16页 |
1. 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之所需 | 第14-15页 |
2. 实现国家经济职能之所求 | 第15-16页 |
(二) 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 第16-17页 |
(三) 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法治化 | 第17-19页 |
二、从目前房地产市场现象考察宏观调控措施 | 第19-31页 |
(一) "地王"现象——土地等政策的调整 | 第19-24页 |
1. 完善土地储备制度 | 第20页 |
2. 完善土地"招、拍、挂"出让制度 | 第20-21页 |
3. 完善土地供应量和结构 | 第21-22页 |
4. 完善闲置土地政策 | 第22页 |
5. 完善土地交易市场的监管政策 | 第22-23页 |
6. 央企退出房地产业政策 | 第23-24页 |
(二) 炒房投机现象——金融、税收政策的调整 | 第24-31页 |
1. 金融政策 | 第25-27页 |
2. 税收政策 | 第27-29页 |
3. 限购政策 | 第29-31页 |
三、房地产宏观调控法律分析 | 第31-34页 |
(一) 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效果 | 第31-32页 |
(二) 宏观调控效果不佳的法律原因分析 | 第32-34页 |
1. 抽象行政行为内容违法,法治规则的调控缺位 | 第32-33页 |
2. 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妨碍调控政令畅通 | 第33-34页 |
3. 市场监管不力,规则不健全,房产交易秩序混乱 | 第34页 |
四、关于完善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法律建议 | 第34-48页 |
(一) 关于完善我国土地政策的法律建议 | 第35-37页 |
1. 完善土地招拍挂制度,建立土地出让综合评标办法 | 第35-36页 |
2. 将土地占用情况纳入当地官员考核内容 | 第36页 |
3. 地方政府定期公布土地的宏观指导价格以及浮动范围 | 第36页 |
4. 严格耕地占用面积的调控 | 第36-37页 |
(二) 关于完善房地产交易管理法律建议 | 第37-40页 |
1. 制定相关条文规范商品房销售过程中的虚假宣传行为 | 第37页 |
2. 完善预售商品房转让制度 | 第37-38页 |
3. 加强房产中介服务机构的管理法律规制 | 第38页 |
4. 加强政府公租房建设,转变"重购轻租"住房观念 | 第38-39页 |
5. 引入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问责制度,确保宏观经济发展 | 第39-40页 |
(三) 关于完善我国房地产金融政策的法律建议 | 第40-43页 |
1. 制定房地产金融风险预防机制,稳定房地产金融市场 | 第40页 |
2. 立法健全房地产抵押贷款的证券化,预防金融风险 | 第40-41页 |
3. 强化和完善商品房按揭贷款制度 | 第41-42页 |
4. 加大"热钱"监管力度,防止过多的海外融资 | 第42-43页 |
(四) 关于完善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法律建议 | 第43-48页 |
1. 规范房地产税收结构,理顺房地产税费体制 | 第43-45页 |
2. 完善房地产市场运行过程中的课税体系 | 第45-47页 |
3. 进一步加强和健全房地产税收的配套制度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