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种植诗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20页 |
第一章 唐代种植诗的创作概况 | 第20-31页 |
第一节 唐代种植诗的发展阶段 | 第20-23页 |
一、初盛唐时期种植诗的发展 | 第20-21页 |
二、中晚唐时期种植诗的兴盛 | 第21-23页 |
第二节 唐代种植诗的分类 | 第23-26页 |
一、按种植物的种类划分 | 第23-24页 |
二、按种植者划分 | 第24-25页 |
三、按种植阶段划分 | 第25-26页 |
第三节 唐代种植诗兴起的原因 | 第26-31页 |
一、唐人的赏花之风 | 第26-27页 |
二、文人的构园之风 | 第27-29页 |
三、中唐士风的嬗变以及独善隐逸的倾向 | 第29-31页 |
第二章 唐代种植诗的主题分析 | 第31-45页 |
第一节 对农人辛苦种植的写实 | 第31-34页 |
一、自然灾害对种植劳动的影响 | 第31-33页 |
二、战乱赋役对种植劳动的影响 | 第33-34页 |
第二节 文人安逸情怀的抒发 | 第34-39页 |
一、日有闲暇的种植兴致 | 第34-36页 |
二、弃官归田的隐逸心态 | 第36-38页 |
三、怡情冶性的高远意趣 | 第38-39页 |
第三节 文人身世经历的寄慨 | 第39-45页 |
一、衰翁叹老之悲 | 第39-41页 |
二、思乡怀人之情 | 第41-42页 |
三、怀才不遇之嗟 | 第42-45页 |
第三章 唐代种植诗的艺术表现 | 第45-61页 |
第一节 植物意象与其它意象相映成趣 | 第45-50页 |
一、风、烟、雨露等自然意象的运用 | 第45-47页 |
二、鱼、鸟、昆虫等动物意象的运用 | 第47-48页 |
三、窗、琴、茶瓯等人工器物意象的运用 | 第48-50页 |
第二节 种植诗中文人形象的体现 | 第50-55页 |
一、多愁善感的诗人形象 | 第50-52页 |
二、潇洒淡然的高士形象 | 第52-53页 |
三、守贞抱节的君子形象 | 第53-55页 |
第三节 种植诗时空架构体现出的艺术魅力 | 第55-61页 |
一、时间意识 | 第55-58页 |
二、空间隐喻 | 第58-61页 |
第四章 种植诗中体现出的中晚唐诗人审美趣尚 | 第61-75页 |
第一节 写实审美 | 第61-67页 |
第二节 闲情审美 | 第67-75页 |
第五章 唐代种植诗个案研究——以白居易种植诗为例 | 第75-87页 |
第一节 种植体验与仕途生涯交织 | 第75-79页 |
第二节 所种植物的丰富性 | 第79-82页 |
第三节 种植爱好的鲜明体现 | 第82-87页 |
一、开窗不糊纸,种竹不依行——亲手种植营造环境 | 第82-83页 |
二、红蜡半含萼,绿油新酦醅——赏玩植物感受愉悦 | 第83-84页 |
三、手栽两树松,聊以当嘉宾——以所种植物为嘉友 | 第84-87页 |
结语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附录A 唐代种植诗创作情况一览表 | 第93-97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