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黑龙江新三板企业融资效率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结构第14-16页
第2章 融资效率理论基础第16-20页
    2.1 融资效率第16页
    2.2 企业融资结构理论第16-18页
        2.2.1 早期融资结构理论第16-17页
        2.2.2 现代融资结构理论第17-18页
    2.3 企业效率理论第18-19页
        2.3.1 效用角度第18页
        2.3.2 投入产出角度第18-19页
    2.4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3章 黑龙江省新三板市场融资现状及问题分析第20-34页
    3.1 新三板市场概况第20-24页
        3.1.1 新三板发展历程第20页
        3.1.2 新三板市场特点第20-21页
        3.1.3 黑龙江省新三板挂牌企业情况第21-22页
        3.1.4 黑龙江省挂牌企业行业分布第22-23页
        3.1.5 地域分布第23-24页
    3.2 黑龙江省新三板市场的融资现状第24-29页
        3.2.1 定向增发第24-25页
        3.2.2 股权质押第25页
        3.2.3 转板情况第25-27页
        3.2.4 企业做市情况第27-29页
    3.3 黑龙江省新三板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第29-33页
        3.3.1 融资结构相对单一第29-31页
        3.3.2 市场流动性不足第31-32页
        3.3.3 挂牌企业质量参差不齐第32-33页
        3.3.4 转板机制缺失第33页
    3.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4章 模型构建与样本描述第34-46页
    4.1 DEA方法对企业融资效率分析的适用性第34-35页
    4.2 DEA方法介绍第35-37页
        4.2.1 CCR模型介绍第35-37页
        4.2.2 BCC模型介绍第37页
    4.3 指标体系构建第37-39页
        4.3.1 投入指标第38页
        4.3.2 产出指标第38-39页
    4.4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第39-40页
    4.5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0-43页
        4.5.1 行业分布第40页
        4.5.2 资产规模第40-41页
        4.5.3 营业收入第41页
        4.5.4 净资产收益率第41-42页
        4.5.5 资产负债率第42-43页
        4.5.6 总资产周转率第43页
    4.6 数据和模型说明第43-45页
        4.6.1 数据的无量钢化处理第43-44页
        4.6.2 两阶段DEA模型说明第44-45页
    4.7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5章 实证研究与对策建议第46-62页
    5.1 黑龙江省情况实证分析第46-51页
        5.1.1 生产周转阶段分析第47-48页
        5.1.2 销售盈利阶段分析第48-51页
    5.2 黑龙江省与其他地区新三板对比情况第51-57页
        5.2.1 黑龙江省和新三板活跃地区比较第51-54页
        5.2.2 黑龙江省和同规模对照组比较第54-57页
    5.3 提高黑龙江省新三板挂牌企业融资效率的对策与建议第57-61页
        5.3.1 挂牌企业自身提高技术效率水平与实现规模效益第57-59页
        5.3.2 建立提升新三板市场流动性的市场制度第59-60页
        5.3.3 提高政府和金融机构支持力度第60-61页
    5.4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结论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9页
致谢第69-70页
附件 1 :R语言程序部分代码第70-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政过程性信息的不公开原则研究
下一篇:行政行为中公共政策适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