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4-32页 |
1.1 引言 | 第14-15页 |
1.2 光响应性表面分子印迹材料的研究概述 | 第15-16页 |
1.2.1 分子印迹技术 | 第15页 |
1.2.2 表面分子印迹技术 | 第15页 |
1.2.3 光响应性的表面分子印迹技术 | 第15-16页 |
1.3 光响应性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基底的选择 | 第16-29页 |
1.3.1 TiO_2微球 | 第16-17页 |
1.3.2 SiO_2微球 | 第17-19页 |
1.3.3 Fe_3O_4微球 | 第19-20页 |
1.3.4 氧化锌纳米颗粒 | 第20-21页 |
1.3.5 硅晶片 | 第21-22页 |
1.3.6 壳聚糖微球(CS) | 第22页 |
1.3.7 活性聚合物微球 | 第22-23页 |
1.3.8 石英晶体(QCM) | 第23-24页 |
1.3.9 聚(醚砜)(PES)纳米纤维 | 第24页 |
1.3.10 聚苯乙烯微球 | 第24-26页 |
1.3.11 稀土上转换纳米粒子 | 第26-29页 |
1.4 灰黄霉素简介 | 第29-30页 |
1.4.1 灰黄霉素的副作用 | 第29页 |
1.4.2 灰黄霉素的检测方法 | 第29-30页 |
1.5 4-乙基苯酚简介 | 第30-31页 |
1.5.1 4-乙基苯酚的作用 | 第30页 |
1.5.2 4-乙基苯酚的检测方法 | 第30-31页 |
1.6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31-32页 |
第2章 聚苯乙烯为基底的光响应性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微量灰黄霉素的检测 | 第32-62页 |
2.1 引言 | 第32-33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3-39页 |
2.2.1 仪器和试剂 | 第33页 |
2.2.2 功能单体 4-[3,5-二甲基-(4'-甲基丙烯酰氧)偶氮苯]苯磺酸(MAPADSA)的合成 | 第33-34页 |
2.2.3 交联剂三乙醇胺三甲基丙烯酸酯(TEOHAMA)的合成 | 第34-35页 |
2.2.4 槲皮素衍生物(Que)的合成 | 第35页 |
2.2.5 羧基的聚苯乙烯微球(PS-MAA)的合成 | 第35页 |
2.2.6 PS-MAA@MIP和PS-MAA@NIP纳米粒子的合成 | 第35-36页 |
2.2.7 功能单体(MAPADSA)的光响应实验测试 | 第36页 |
2.2.8 PS-MAA@MIP材料的光响应性实验测试 | 第36页 |
2.2.9 PS-MAA@MIP材料等温吸附和Scatchard分析实验 | 第36-37页 |
2.2.10 PS-MAA@MIP材料材料的动力学吸附实验 | 第37页 |
2.2.11 PS-MAA@MIP材料的特异性识别实验测试 | 第37-38页 |
2.2.12 PS-MAA@MIP材料光控释放与吸收实验 | 第38-39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9-54页 |
2.3.1 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制备条件优化 | 第39-42页 |
2.3.2 功能单体MAPADSA的紫外测试 | 第42-43页 |
2.3.3 PS-MAA@MIP材料的制备实验探讨 | 第43-46页 |
2.3.4 MAPADSA/PS-MAA不同质量比例制备的PS-MAA@MIP材料的光响应性测试 | 第46-49页 |
2.3.5 PS-MAA@MIP材料的动力学吸附研究 | 第49-50页 |
2.3.6 PS-MAA@MIP材料的选择性吸附研究 | 第50-51页 |
2.3.7 PS-MAA@MIP材料的竞争吸附研究 | 第51-52页 |
2.3.8 PS-MAA@MIP材料的Scatchard分析 | 第52页 |
2.3.9 光控PS-MAA@MIP材料对目标分子的释放与吸收研究 | 第52-53页 |
2.3.10 灰黄霉素的浓度对PS-MAA@MIP材料异构化速率的影响分析 | 第53-54页 |
2.4 PS-MAA@-MIP和PS-MAA@NIP材料的表征 | 第54-59页 |
2.4.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分析 | 第54-56页 |
2.4.2 PS-MAA微球包裹厚度的影响 | 第56-57页 |
2.4.3 材料的红外分析 | 第57-58页 |
2.4.4 材料的孔径分析 | 第58-59页 |
2.5 PS-MAA@MIP快速检测灰黄霉素方法的构建 | 第59-61页 |
2.5.1 PS-MAA@MIP材料悬浊液的配制 | 第59页 |
2.5.2 牛奶样品的处理 | 第59页 |
2.5.3 化妆水样品的处理 | 第59页 |
2.5.4 实际样品的紫外测试 | 第59-60页 |
2.5.5 结果与讨论 | 第60-6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3章 基于聚苯乙烯作为基质的光响应性空壳分子印迹聚合物 | 第62-82页 |
3.1 引言 | 第6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2-65页 |
3.2.1 仪器和试剂 | 第62页 |
3.2.2 沉淀聚合法制备PHMIP材料 | 第62-63页 |
3.2.3 PHMIP材料的光响应性测试实验 | 第63页 |
3.2.4 PHMIP材料的动力学吸附实验 | 第63页 |
3.2.5 PHMIP/PHNIP材料的等温吸附和Scatchard分析实验 | 第63-64页 |
3.2.6 PHMIP材料的特异性识别的实验 | 第64页 |
3.2.7 PHMIP材料的光控释放与吸收实验 | 第64-6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5-72页 |
3.3.1 PHMIP的紫外光响应测试 | 第65-67页 |
3.3.2 PHMIP材料的动力学吸附研究 | 第67页 |
3.3.3 PHMIP材料的选择性吸附研究 | 第67-69页 |
3.3.4 PHMIP材料的竞争吸附研究 | 第69页 |
3.3.5 PHMIP材料的Scatchard分析 | 第69-70页 |
3.3.6 光控PHMIP材料对目标分子的释放与吸收研究 | 第70-71页 |
3.3.7 灰黄霉素的浓度对PHMIP材料异构化速率的影响分析 | 第71-72页 |
3.4 PHMIP和PHNIP材料的表征 | 第72-75页 |
3.4.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第72页 |
3.4.2 制备PHMIP材料基底去除溶剂的选择 | 第72-73页 |
3.4.3 材料的红外分析 | 第73-74页 |
3.4.4 材料的孔径分析 | 第74-75页 |
3.5 PHMIP快速检测灰黄霉素方法的构建 | 第75-77页 |
3.5.1 PHMIP材料悬浊液的配制 | 第75页 |
3.5.2 牛奶样品的处理 | 第75-76页 |
3.5.3 化妆水样品的处理 | 第76页 |
3.5.4 实际样品的紫外测试 | 第76页 |
3.5.5 结果与讨论 | 第76-77页 |
3.6 PS-MAA@MIP和PHMIP两种材料的结果比较 | 第77-80页 |
3.6.1 PS-MAA@MIP和PHMIP光异构化速率比较 | 第77-78页 |
3.6.2 PS-MAA@MIP和PHMIP的吸附能力的研究 | 第78页 |
3.6.3 PS-MAA@MIP和PHMIP的动力学吸附比较的研究 | 第78-79页 |
3.6.4 PS-MAA@MIP和PHMIP光控释放与吸收比较的研究 | 第79-80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4章 基于上转换纳米粒子的光响应性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 | 第82-110页 |
4.1 引言 | 第82-83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83-88页 |
4.2.0 仪器和试剂 | 第83页 |
4.2.1 4-[(4'-甲基丙烯酰氧基)-2,6-二甲基偶氮]-3,5-二甲基苯磺酸(MADPADSA)的合成 | 第83-85页 |
4.2.2 合成交联剂N,N-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甲基丙烯酰胺(DEOHAMA) | 第85页 |
4.2.3 制备YCl_3·6H_2O,ErCl_3·6H_2O,YbCl_3·6H_2O | 第85页 |
4.2.4 上转换纳米粒子NaYF_4的合成 | 第85页 |
4.2.5 合成NaYF_4@MIP和NaYF_4@NIP纳米粒子 | 第85-86页 |
4.2.6 功能单体(MADPADSA)的光响应实验测试 | 第86页 |
4.2.7 NaYF_4@MIP材料的光响应性实验测试 | 第86页 |
4.2.8 NaYF_4@MIP材料等温吸附和Scatchard分析实验 | 第86-87页 |
4.2.9 NaYF_4@MIP材料材料的动力学吸附实验 | 第87页 |
4.2.10 NaYF_4@MIP材料的特异性识别实验测试 | 第87页 |
4.2.11 NaYF_4@MIP材料光控释放与吸收实验 | 第87-8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88-101页 |
4.3.1 NaYF_4合成实验条件优化 | 第89-90页 |
4.3.2 NaYF_4的XRD测试 | 第90-91页 |
4.3.3 功能单体MADPADSA的紫外测试 | 第91-93页 |
4.3.4 NaYF_4@MIP材料的制备实验探讨 | 第93-94页 |
4.3.5 NaYF_4@MIP材料的光响应性测试 | 第94-96页 |
4.3.6 4-乙烯苯酚光稳定性测试 | 第96页 |
4.3.7 4-乙基苯酚的标准曲线绘制 | 第96-97页 |
4.3.8 NaYF_4@MIP材料的等温吸附和动态吸附性能研究 | 第97页 |
4.3.9 NaYF_4@MIP材料的选择性吸附研究 | 第97-99页 |
4.3.10 NaYF_4@MIP材料的Scatchard分析 | 第99-100页 |
4.3.11 光控NaYF_4@MIP材料对目标分子的释放与吸收研究 | 第100-101页 |
4.3.12 NaYF_4@MIP材料快速检测 4-乙基苯酚方法的构建 | 第101页 |
4.4 NaYF_4@-MIP和NaYF_4@NIP材料的表征 | 第101-106页 |
4.4.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第101-102页 |
4.4.2 材料的X射线衍射分析 | 第102-103页 |
4.4.3 NaYF_4对材料光异构化速率的影响 | 第103页 |
4.4.4 材料的红外分析 | 第103-104页 |
4.4.5 材料的热重分析 | 第104页 |
4.4.6 材料的氮吸附分析 | 第104-106页 |
4.5 NaYF_4@MIP快速检测 4-乙基苯酚方法的构建 | 第106-107页 |
4.5.1 NaYF_4@MIP材料悬浊液的配制 | 第106页 |
4.5.2 红酒样品的处理 | 第106页 |
4.5.3 实际样品的紫外测试 | 第106页 |
4.5.4 结果与讨论 | 第106-10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107-110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0-112页 |
5.1 结论 | 第110页 |
5.2 展望 | 第110-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20页 |
附录 1:化合物的氢谱、碳谱 | 第120-126页 |
附录 2: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26-128页 |
致谢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