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9页 |
1.1 OLED简介 | 第11-20页 |
1.1.1 OLED的发光机理 | 第12-14页 |
1.1.2 OLED的器件结构 | 第14-15页 |
1.1.3 OLED的制备工艺 | 第15-16页 |
1.1.4 OLED的性能指标 | 第16-18页 |
1.1.5 白光OLED | 第18-20页 |
1.2 白光OLED聚合物的发展 | 第20-28页 |
1.2.1 白光OLED聚合物发光机理 | 第21-22页 |
1.2.2 白光OLED聚合物的分类 | 第22-27页 |
1.2.3 白光OLED聚合物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第二章 基于聚(9,9-二辛基芴)的三基色超支化白光OLED聚合物 | 第29-46页 |
2.1 引言 | 第29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9-36页 |
2.2.1 实验试剂和药品 | 第29-30页 |
2.2.2 实验设备 | 第30-31页 |
2.2.3 合成部分 | 第31-34页 |
2.2.4 结构与性能表征 | 第34-35页 |
2.2.5 白光OLED器件制备 | 第35-36页 |
2.2.6 白光OLED器件性能测试 | 第36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6-45页 |
2.3.1 热稳定性能 | 第36-37页 |
2.3.2 光物理性能 | 第37-39页 |
2.3.3 成膜性能 | 第39-40页 |
2.3.4 电化学性能 | 第40页 |
2.3.5 发光机理 | 第40-42页 |
2.3.6 电致发光性能 | 第42-4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具有AIE特性基于聚(9,9-二辛基芴)的超支化白光OLED聚合物 | 第46-59页 |
3.1 引言 | 第4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6-49页 |
3.2.1 实验试剂和药品 | 第46-47页 |
3.2.2 实验设备 | 第47页 |
3.2.3 合成部分 | 第47-49页 |
3.2.4 结构与性能表征 | 第49页 |
3.2.5 白光OLED器件制备 | 第49页 |
3.2.6 白光OLED器件性能测试 | 第4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9-58页 |
3.3.1 热稳定性能 | 第50页 |
3.3.2 光物理性能 | 第50-51页 |
3.3.3 聚集诱导现象 | 第51-53页 |
3.3.4 电化学性能 | 第53-54页 |
3.3.5 发光机理 | 第54-55页 |
3.3.6 电致发光性能 | 第55-5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以TPE为支化中心的基于聚(9,9-二辛基芴)的超支化白光OLED聚合物 | 第59-74页 |
4.1 引言 | 第59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9-63页 |
4.2.1 实验试剂和药品 | 第59页 |
4.2.2 实验设备 | 第59-60页 |
4.2.3 合成部分 | 第60-63页 |
4.2.4 结构与性能表征 | 第63页 |
4.2.5 白光OLED器件的制备 | 第63页 |
4.2.6 白光OLED器件的性能测试 | 第6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3-72页 |
4.3.1 热稳定性能 | 第63-64页 |
4.3.2 光物理性能 | 第64-67页 |
4.3.3 电化学性能 | 第67页 |
4.3.4 发光机理 | 第67-69页 |
4.3.5 电致发光性能 | 第69-7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7页 |
5.1 结论 | 第74-75页 |
5.2 创新点 | 第75-76页 |
5.3 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6页 |
附录 | 第86-8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