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农业合作形式论文--经济联合体论文

甘南州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机制研究

摘要第3-4页
Summary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1页
    一、研究背景第10-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12页
        (一) 理论意义第11页
        (二) 实践意义第11-12页
    三、研究目的第12页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7页
        (一)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二)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7页
        (三)研究评述第17页
    五、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第17-18页
        (一) 研究方法第17-18页
        (二) 技术路线第18页
    六、核心概念界定第18-20页
        (一)关于合作经济第18页
        (二)关于机制的界定第18-19页
        (三)关于经营的界定第19页
        (四)关于经营机制的界定第19-20页
        (五)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机制的界定第20页
        (六)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的界定第20页
    七、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20-21页
        (一)本文的创新第20页
        (二)本文的不足第20-21页
第二章 甘南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及特点第21-24页
    一、甘南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第21-22页
    二、甘南州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机制模式第22-23页
        1、甘南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投资方式及经营模式第22页
        2、甘南州合作社的财务管理方式第22页
        3、甘南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与决策机制第22-23页
        4、甘南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方式第23页
        5、甘南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收益及分配方式第23页
    三、甘南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特点第23-24页
第三章 甘南州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机制案例分析第24-30页
    一、案例一:夏河县牙利吉乡的阿纳扎西牦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第24-26页
        (一)合作社概况第24页
        (二)合作社的经营机制分析第24-26页
    二、案例二:合作市卡加道乡其乃合犏牛繁殖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第26-28页
        (一)合作社概况第26-27页
        (二)合作社经营机制分析第27-28页
    三、甘南州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机制的总结第28-30页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与组织构成第28页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决策与管理机制第28-29页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与运行机制第29页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利益分配机制第29-30页
第四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现实中的作用与制约因素第30-37页
    一、甘南州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现实中的作用第30-33页
        (一)提高农牧民收入,尤其是贫困牧民收入第30页
        (二)提高了农牧民的相互协作能力第30-31页
        (三)有效整合资源,节约草场第31页
        (四)提高先进农业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率,提高生产效率第31-32页
        (五)提高农牧民抵御风险的能力第32页
        (五)实现一定的规模效益,提高产业化经营的可能性第32-33页
        (六)培育掌握农业科技的农牧民人才第33页
    二、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实因素第33-37页
        (一)依赖政府投资,成本与收益持平没有多余的发展资金第33-34页
        (二)合作社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第34页
        (三)没有成立联合社对合作社进行纵向联合第34页
        (四)决策机制无法深入落实第34-35页
        (五)监事会职责薄弱第35页
        (六)合作社章程并没有因地制宜第35页
        (七)成本投入量大但利润有限第35-36页
        (七)经营范围窄,品牌意识薄弱第36页
        (八)利益联结机制单一第36-37页
第五章 完善甘南州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机制的建议第37-41页
    一、增加政府资金投入力度第37页
    二、优化人才建设第37-38页
    三、尽快成立联合社横向管理第38页
    四、完善决策机制第38页
    五、从法律法规入手建立有关合作社的制度保障第38-39页
    六、明确合作社监事会地位第39页
    七、扶持合作社进行生产链延伸,注册商标创建品牌第39-40页
    八、加强对农牧民农业知识普及,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第40-41页
结语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7页
致谢第47-48页
作者简介第48-49页
导师简介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时期社会背景下的交警形象研究
下一篇:唐朝解决唐蕃边界争端的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