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1.1.1 我国供暖能耗形势 | 第11页 |
1.1.2 太阳能的资源介绍 | 第11-12页 |
1.1.3 毛细管辐射空调介绍 | 第12-13页 |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毛细管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太阳能与空气源结合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3 存在的问题 | 第16页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建筑建模及能耗模拟 | 第17-24页 |
2.1 建筑概况 | 第17-18页 |
2.1.1 建筑概况介绍 | 第17-18页 |
2.2 建筑模型建立 | 第18-19页 |
2.3 建筑全年逐时能耗模拟 | 第19-23页 |
2.3.1 负荷参数设定 | 第19-20页 |
2.3.2 气象模拟结果分析 | 第20-22页 |
2.3.3 负荷模拟结果分析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复合热源的毛细管辐射供暖模型建立 | 第24-39页 |
3.1 系统建立及分析 | 第24-26页 |
3.1.1 系统的建立 | 第24-26页 |
3.1.2 系统的运行方式 | 第26页 |
3.2 太阳能集热系统数学模型 | 第26-35页 |
3.2.1 平板集热器结构及选材 | 第26-28页 |
3.2.2 太阳辐射量计算模型 | 第28-31页 |
3.2.3 集热器热平衡方程 | 第31-32页 |
3.2.4 集热器集热效率计算方法 | 第32-34页 |
3.2.5 集热面积和倾角计算 | 第34-35页 |
3.3 蓄热水箱数学模型 | 第35-36页 |
3.4 空气源热泵选型设计 | 第36-38页 |
3.5 系统控制方式研究 | 第3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复合热源的毛细管辐射供暖系统模拟 | 第39-69页 |
4.1 复合热源供暖系统模型建立 | 第39-41页 |
4.2 集热系统性能模拟 | 第41-44页 |
4.2.1 集热器辐射量模拟 | 第41-42页 |
4.2.2 集热系统设计参数确定 | 第42-44页 |
4.3 VAR_i的最佳值研究 | 第44-58页 |
4.3.1 费用年值法初次优化 | 第46-51页 |
4.3.2 系统效率再次优化 | 第51-54页 |
4.3.3 太阳能保证率最终优化 | 第54-58页 |
4.4 复合热源系统特性研究及热泵单元逐时能耗模拟 | 第58-67页 |
4.4.1 典型日系统特性及热泵能耗模拟 | 第58-60页 |
4.4.2 每周系统特性及能耗模拟 | 第60-61页 |
4.4.3 每月系统特性及能耗模拟 | 第61-63页 |
4.4.4 年热泵能耗模拟 | 第63-6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五章 复合热源和单一热源的热泵能耗分析及实验研究 | 第69-80页 |
5.1 单一热源模式实验系统 | 第69-76页 |
5.1.1 实验采集软硬件设备 | 第71-73页 |
5.1.2 实验测试方法及数据分析 | 第73-76页 |
5.2 单一热源模式能耗分析 | 第76-77页 |
5.3 单一热源和复合热源能耗比较及回收期分析 | 第77-7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六章 复合热源的经济环保效益分析 | 第80-85页 |
6.1 经济效益分析 | 第80-82页 |
6.1.1 经济效益对比方法 | 第80页 |
6.1.2 初投资的对比 | 第80-81页 |
6.1.3 运行费用的对比 | 第81页 |
6.1.4 费用年值的对比 | 第81-82页 |
6.2 节能环保效益分析 | 第82-84页 |
6.2.1 节能效益分析 | 第82-83页 |
6.2.2 环保效益分析 | 第83-84页 |
6.3 本章小节 | 第84-85页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第85-87页 |
7.1 研究结论与成果 | 第85-86页 |
7.2 不足与展望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申请的专利情况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