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警察职务防卫制度探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3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一、警察执法环境恶劣之困惑 | 第9页 |
二、涉警舆论环境恶劣之困惑 | 第9-10页 |
三、警察职务防卫困难之困惑 | 第10-11页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11-13页 |
第二章 警察职务防卫概述 | 第13-18页 |
第一节 警察职务防卫的概念 | 第13-14页 |
一、根据警察执法的主动性不同进行分类 | 第13页 |
二、根据警察执法阶段不同进行分类 | 第13-14页 |
第二节 警察职务防卫的法律性质 | 第14-15页 |
第三节 警察职务防卫的特点 | 第15-18页 |
一、主体的特定性 | 第15-16页 |
二、行为的职务性 | 第16页 |
三、手段的特殊性 | 第16页 |
四、权责的一致性 | 第16-17页 |
五、法律后果的限制性 | 第17-18页 |
第三章 在我国构建警察职务防卫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 第18-30页 |
第一节 警察职务防卫与公民正当防卫的共性与区别 | 第18-21页 |
一、警察职务防卫与公民正当防卫的共性 | 第18-19页 |
二、警察职务防卫与公民正当防卫的区别 | 第19-20页 |
三、警察身份的正当防卫问题 | 第20-21页 |
第二节 警察职务防卫制度缺失的严重危害 | 第21-23页 |
第三节 我国警察职务防卫制度的现状及司法困境 | 第23-27页 |
一、我国警察职务防卫的相关法律规定 | 第23-24页 |
二、我国构建警察职务防卫制度的司法困境 | 第24-27页 |
第四节 构建警察职务防卫制度的合理性基础 | 第27-30页 |
一、警察职务防卫制度是《刑法》的应有内容 | 第27-28页 |
二、警察职务防卫制度是维护法律秩序的必然要求 | 第28页 |
三、警察职务防卫制度是平衡公私权力的需要 | 第28-30页 |
第四章 警察职务防卫条件分析 | 第30-41页 |
第一节 国外警察职务防卫制度借鉴 | 第30-31页 |
第二节 警察职务防卫的合理条件 | 第31-35页 |
一、主体条件 | 第31页 |
二、主观条件 | 第31-32页 |
三、起因条件 | 第32页 |
四、时机条件 | 第32-33页 |
五、对象条件 | 第33页 |
六、手段条件 | 第33页 |
七、限度条件 | 第33-35页 |
第三节 警察职务防卫不当的认定及责任 | 第35-41页 |
一、警察防卫不当的主要特征 | 第35-38页 |
二、警察防卫不当的刑事责任 | 第38页 |
三、特定法律情景下警察防卫不当的免责事由 | 第38-41页 |
第五章 警察职务防卫制度的完善 | 第41-45页 |
一、在刑法中明确警察职务防卫制度 | 第41页 |
二、重新修订、完善人民警察法律制度 | 第41-42页 |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涉警案件评价体系 | 第42-43页 |
四、完善社会组织的监督执法机制 | 第43页 |
五、加强社会的法治教育,树立法治思维导向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附件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