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课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1.1 课题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 本文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 第13-21页 |
2.1 数据完整性保护技术 | 第13-15页 |
2.1.1 远程数据验证 | 第13-14页 |
2.1.2 认证数据结构 | 第14-15页 |
2.2 数学理论知识 | 第15-16页 |
2.2.1 群 | 第15-16页 |
2.2.2 双线性映射 | 第16页 |
2.3 安全性假设 | 第16-17页 |
2.4 哈希函数 | 第17-18页 |
2.5 秘密共享 | 第18页 |
2.6 属性基加密算法 | 第18-19页 |
2.7 系统模型 | 第19-20页 |
2.7.1 第三方审计模型 | 第19-20页 |
2.7.2 攻击模型 | 第20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基于Merkle哈希树的数据完整性验证方案 | 第21-41页 |
3.1 多用户多备份 | 第21-24页 |
3.1.1 问题描述及分析 | 第21-22页 |
3.1.2 安全动态公开审计 | 第22-24页 |
3.2 相关定义 | 第24-28页 |
3.2.1 符号定义 | 第24-25页 |
3.2.2 Merkle哈希树 | 第25-26页 |
3.2.3 MR-MHT | 第26-28页 |
3.3 MU-MR-DPA:多用户多备份动态公开审计方案详述 | 第28-37页 |
3.3.1 初始化 | 第28-31页 |
3.3.2 动态数据更新和验证 | 第31-35页 |
3.3.3 多用户多备份公开审计的挑战和验证 | 第35-37页 |
3.4 安全性和性能分析 | 第37-40页 |
3.4.1 可验证的多备份更新 | 第37-39页 |
3.4.2 全部一次性多备份验证 | 第39-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EHR系统中基于属性的完整性验证方案 | 第41-58页 |
4.1 应用背景 | 第41-42页 |
4.2 相关定义 | 第42-46页 |
4.2.1 混合云 | 第42-43页 |
4.2.2 EHR | 第43页 |
4.2.3 哈夫曼树 | 第43-44页 |
4.2.4 抽样技术 | 第44-46页 |
4.3 方案详细设计 | 第46-57页 |
4.3.1 问题描述 | 第46-47页 |
4.3.2 系统架构 | 第47-48页 |
4.3.3 系统实现 | 第48-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8-67页 |
5.1 实验环境 | 第58-59页 |
5.1.1 CloudSim介绍 | 第58-59页 |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9-6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总结 | 第67页 |
6.2 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