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引言 | 第7-8页 |
1 罪刑均衡原则之刑法地位 | 第8-17页 |
1.1 罪刑均衡原则之地位形成 | 第8-13页 |
1.1.1 报应主义下的罪刑均衡 | 第8-9页 |
1.1.2 功利主义下的罪刑均衡 | 第9-11页 |
1.1.3 折中主义下的罪刑均衡 | 第11-13页 |
1.2 罪刑均衡原则之地位确定 | 第13-17页 |
1.2.1 罪刑均衡与罪刑法定原则的关系 | 第13-14页 |
1.2.2 罪刑均衡与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关系 | 第14-15页 |
1.2.3 罪刑均衡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关系 | 第15-17页 |
2 罪刑均衡原则之立法实践 | 第17-22页 |
2.1 罪刑失衡的立法体现 | 第17-18页 |
2.1.1 缺乏规范的刑罚体系 | 第17页 |
2.1.2 法定刑配置失调 | 第17-18页 |
2.1.3 法定刑攀比 | 第18页 |
2.2 罪刑均衡原则的立法完善 | 第18-22页 |
2.2.1 确立规范的犯罪刑罚体系 | 第19-20页 |
2.2.2 罚罪相当,实现个罪协调 | 第20页 |
2.2.3 坚持法定刑配置均衡性原则,防止攀比畸变 | 第20-22页 |
3 罪刑均衡原则之司法实践 | 第22-29页 |
3.1 罪刑失衡的司法体现 | 第22-23页 |
3.1.1 定罪量刑思维与量刑方法过于依赖经验 | 第22页 |
3.1.2 法官自由裁量权滥用 | 第22页 |
3.1.3 审判地域和审判时期的影响 | 第22-23页 |
3.2 罪刑均衡的司法落实 | 第23-29页 |
3.2.1 “以刑制罪”定罪思维的尝试 | 第23-25页 |
3.2.2 量刑规范化的改进 | 第25-28页 |
3.2.3 针对“模糊法条”,增加司法解释 | 第28-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3页 |
致谢 | 第33-3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34-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