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文献综述 | 第10-24页 |
引言 | 第10页 |
1.1 细胞内铜稳态平衡 | 第10-19页 |
1.1.1 细胞内铜稳态平衡概述 | 第10-11页 |
1.1.2 细胞铜摄取与铜转运蛋白Ctr1、铜离子还原酶 | 第11-14页 |
1.1.3 铜分配和铜伴侣蛋白 | 第14-16页 |
1.1.4 铜储存和tCtr1、Ctr2 | 第16页 |
1.1.5 铜排出和Atp7A、Ap7B | 第16-17页 |
1.1.6 铜稳态平衡与脂质代谢 | 第17-19页 |
1.2 脂肪组织分类及功能 | 第19-21页 |
1.3 Ctr1敲除小鼠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3-24页 |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 第24-43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4-28页 |
2.1.1 实验仪器和耗材 | 第24-25页 |
2.1.2 实验耗材 | 第25页 |
2.1.3 实验动物 | 第25页 |
2.1.4 常用试剂及抗体 | 第25-27页 |
2.1.5 常用培养基、高脂饲料配方、溶液配制等 | 第27-28页 |
2.1.6 实验分析软件及网站 | 第28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8-43页 |
2.2.1 Ctr1脂肪细胞条件性敲除小鼠的制备 | 第28-30页 |
2.2.2 基因型分析 | 第30-31页 |
2.2.3 小鼠冷刺激诱导实验 | 第31页 |
2.2.4 高脂诱导实验 | 第31页 |
2.2.5 提取组织RNA | 第31-32页 |
2.2.6 反转录 | 第32-33页 |
2.2.7 定量PCR | 第33页 |
2.2.8 提取组织蛋白并测蛋白浓度 | 第33-34页 |
2.2.9 western blot | 第34-37页 |
2.2.10 H & E染色 | 第37-38页 |
2.2.11 测定血清中铜蓝蛋白活性 | 第38-39页 |
2.2.12 葡萄糖耐受实验(GTT) | 第39页 |
2.2.13 胰岛素耐受实验(ITT) | 第39-40页 |
2.2.14 褐色脂肪原代前脂肪细胞的分离及培养 | 第40-41页 |
2.2.15 诱导分化 | 第41页 |
2.2.16 油红O染色 | 第41-43页 |
第三章、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3-58页 |
3.1 冷刺激小鼠褐色脂肪激活过程中铜铁的动态平衡 | 第43-50页 |
3.1.1 小鼠出生后皮下白色脂肪的铜和铁含量显著升高 | 第43页 |
3.1.2 小鼠褐色脂肪的铜含量显著升高,铁含量先降低后升高 | 第43-44页 |
3.1.3 冷刺激诱导激活的褐色脂肪各指标先升高后降低 | 第44-46页 |
3.1.4 皮下白色脂肪组织在冷刺激过程中铜和铁含量无变化 | 第46-47页 |
3.1.5 褐色脂肪细胞的体外分化过程中铜含量保持稳定 | 第47页 |
3.1.6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7-50页 |
3.2 脂肪组织特异性敲除Ctr1小鼠的脂肪沉积变化 | 第50-58页 |
3.2.1 Ctr1脂肪细胞Ctr1敲除小鼠的验证 | 第50-51页 |
3.2.2 敲除小鼠的褐色脂肪肥大,铜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小鼠 | 第51-53页 |
3.2.3 敲除小鼠的产热功能缺失 | 第53-55页 |
3.2.4 高脂诱导的敲除小鼠褐色脂肪肥大 | 第55-56页 |
3.2.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6-58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缩略语表 | 第70-72页 |
附录 | 第72-76页 |
附录A Ctr1基因mRNA序列(来自NCBI) | 第72-74页 |
附录B Ctr1条件性敲除打靶策略[114] | 第74-75页 |
附录C 实验所用引物序列 | 第75-76页 |
个人简历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