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论文--作曲理论论文

哲理运思在音乐分析中的运用--以陈其钢《五行》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6页
    第一节 “哲理运思”溯源——从科学到哲学第9-11页
    第二节 “哲理运思”溯源——从美学到哲学第11-13页
    第三节 “五行”与《五行》——从哲学到音乐第13-16页
第一章 “道”第16-21页
    第一节 形而上谓之“道”第16-18页
        一、精神境界的提高第16-17页
        二、最高原型的模拟第17-18页
        三、大音希声的无为第18页
    第二节 “乐道”第18-21页
        一、音乐之“道”第18-20页
        二、音乐之“达”第20-21页
第二章 “形”第21-46页
    第一节 时间要素第21-28页
        一、节奏第21-27页
        二、速度第27-28页
    第二节 声音要素第28-43页
        一、对“五行”神形兼备之“模拟”第29-37页
        二、彰显音乐结构力的“变化”第37-43页
    第三节 人类实践第43-46页
        一、音乐创作第44页
        二、音乐表演第44页
        三、音乐欣赏第44-46页
第三章 “器”第46-52页
    第一节 物与“器”第46-49页
        一、普遍的“器”第46-47页
        二、音乐的“器”第47-48页
        三、“声·音·乐”“器·形·道”第48-49页
    第二节 人与“器”第49-51页
        一、实践与认识第49-50页
        二、乐器与科技第50-51页
    第三节 “道”与“器”第51-52页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致谢第55-56页
附录第56-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ICU内不同部位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菌株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下一篇:多模式影像指导下的醒后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