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线路工程论文--线路理论论文--线路振动论文

地铁列车运行诱发的振动对环境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20页
    1.1 引言第11-13页
        1.1.1 振动对建筑结构安全的影响第12页
        1.1.2 振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第12页
        1.1.3 振动对工作方面的影响第12页
        1.1.4 振动对精密设备正常使用的影响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8页
        1.2.1 振动产生的机理及影响因素第13-14页
        1.2.2 地铁激励荷载计算的研究第14-15页
        1.2.3 地铁列车产生的大地振动的研究第15-17页
        1.2.4 地铁列车产生的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研究第17-18页
    1.3 本文所做的工作第18-20页
        1.3.1 本文研究的目的第18-19页
        1.3.2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19-20页
2 振动响应分析的基本理论及振动评价第20-38页
    2.1 波的分类第20-23页
        2.1.1 体波第20-21页
        2.1.2 面波第21-23页
    2.2 振动波在理想弹性介质中的传播和衰减规律第23-25页
    2.3 弹性动力学有限元算法第25-29页
        2.3.1 中心差分法第26-27页
        2.3.2 Newmark法第27-29页
    2.4 振动的评价第29-34页
        2.4.1 Z振级理论第29-32页
        2.4.2 振动的评价标准第32-34页
    2.5 轨道不平顺功率谱及数值模拟第34-37页
    2.6 本章小结第37-38页
3 沿海某市地铁三号线的振动传播规律第38-69页
    3.1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第38-39页
    3.2 振动计算模型的建立第39-49页
        3.2.1 轨道结构连续弹性单层梁模型第39-43页
        3.2.2 轨道结构连续弹性双层梁模型第43-46页
        3.2.3 荷载的计算第46-49页
    3.3―隧道—土层‖三维模型的建立第49-54页
        3.3.1 隧道尺寸的确定第49页
        3.3.2 单元类型及土层参数第49-50页
        3.3.3 模型取值范围及单元网格尺寸的确定第50-52页
        3.3.4 Rayleigh阻尼系数的确定第52-53页
        3.3.5 模型边界条件的确定第53-54页
    3.4 计算结果分析第54-68页
        3.4.1 地面各点振动峰值比较第56-57页
        3.4.2 不同列车时速对大地振动的影响第57-62页
        3.4.3 隧道埋深不同对大地振动的影响第62-64页
        3.4.4 轨道不平顺对大地振动的影响第64页
        3.4.5 双线隧道列车同时通行时对大地振动的影响第64-68页
            3.4.5.1 双线列车同时通行时振动响应峰值比较第65-66页
            3.4.5.2 双线列车同时通行与单线列车通行时的振动比较第66-67页
            3.4.5.3 双线并行隧道不同中心间距时的振动比较第67-68页
    3.5 本章小结第68-69页
4 地铁列车引起的上部建筑物的振动响应分析第69-80页
    4.1 计算模型的建立第69-70页
        4.1.1 引言第69页
        4.1.2 模型介绍第69-70页
    4.2 计算结果分析第70-79页
        4.2.1 建筑物各楼层振动峰值比较第73-75页
        4.2.2 不同列车时速对建筑物振动的影响第75-76页
        4.2.3 隧道埋深变化对建筑物振动的影响第76-77页
        4.2.4 建筑物与隧道中心距离的变化对楼层振动的影响第77-78页
        4.2.5 建筑物自身特性对楼层振动的影响第78-79页
    4.3 本章小结第79-80页
5 结论与展望第80-83页
    5.1 结论第80-81页
    5.2 本课题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第81-83页
致谢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7页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扶贫生态移民城镇就业保障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下一篇:中国文化产业“营改增”政策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