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导论 | 第10-14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2-13页 |
1.5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2 普惠金融的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第14-28页 |
2.1 金融相关理论 | 第14-16页 |
2.1.1 金融排斥论 | 第14页 |
2.1.2 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 | 第14-15页 |
2.1.3 二元经济结构论 | 第15-16页 |
2.2 普惠金融的提出 | 第16-19页 |
2.2.1 小额信贷 | 第16-18页 |
2.2.2 微型金融 | 第18-19页 |
2.2.3 普惠金融 | 第19页 |
2.3 普惠金融的涵义 | 第19-22页 |
2.3.1 普惠金融的概念和特点 | 第19-21页 |
2.3.2 普惠金融的分析维度 | 第21-22页 |
2.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22-28页 |
2.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2.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4-27页 |
2.4.3 简要评述 | 第27-28页 |
3 兰州银行普惠金融发展环境分析 | 第28-33页 |
3.1 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基础与发展目标 | 第28-30页 |
3.1.1 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基础 | 第28-30页 |
3.1.2 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目标 | 第30页 |
3.2 兰州银行简介 | 第30-31页 |
3.3 兰州银行普惠金融发展优势 | 第31-32页 |
3.4 兰州银行普惠金融发展劣势 | 第32-33页 |
4 兰州银行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33-44页 |
4.1 兰州银行普惠金融发展实践 | 第33-39页 |
4.1.1 致力于促进小微企业发展 | 第33-34页 |
4.1.2 致力于三农扶贫 | 第34-36页 |
4.1.3 致力于科技产品创新 | 第36-38页 |
4.1.4 致力于开展让利于民活动 | 第38-39页 |
4.2 兰州银行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39-44页 |
4.2.1 产品服务差异化、区域化程度不强 | 第39-40页 |
4.2.2 小微业务范围扩展较广,但产品替代性强 | 第40-41页 |
4.2.3 科技信息应用还略显薄弱,信息传播存在断档 | 第41-42页 |
4.2.4 信用体系建设不够完善,金融教育培训机制缺失 | 第42页 |
4.2.5 品牌推广力度不强,产品渗透度较低 | 第42-44页 |
5 国外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成功模式的案例与启示 | 第44-50页 |
5.1 国外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成功模式的案例 | 第44-47页 |
5.1.1 孟加拉格莱珉银行 | 第44-45页 |
5.1.2 玻利维亚阳光银行 | 第45-46页 |
5.1.3 肯尼亚手机银行 | 第46-47页 |
5.2 国外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成功模式对我国银行的启示 | 第47-50页 |
5.2.1 实行联保模式控制风险 | 第47-48页 |
5.2.2 实行灵活的贷款利率机制 | 第48页 |
5.2.3 鼓励金融创新,不断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 | 第48页 |
5.2.4 支持小微金融机构的发展,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 第48-50页 |
6 兰州银行普惠金融发展创新策略和实施保障 | 第50-59页 |
6.1 兰州银行普惠金融发展创新策略 | 第50-55页 |
6.1.1 市场定位方面 | 第50页 |
6.1.2 业务发展方面 | 第50-52页 |
6.1.3 科技信息方面 | 第52-53页 |
6.1.4 风险管理方面 | 第53-54页 |
6.1.5 品牌建设方面 | 第54-55页 |
6.2 兰州银行普惠金融创新策略的实施保障 | 第55-59页 |
6.2.1 银行内部制度建设保障 | 第55-56页 |
6.2.2 政策保障 | 第56页 |
6.2.3 人才保障 | 第56-57页 |
6.2.4 技术保证 | 第57-58页 |
6.2.5 突发事件的保障体系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