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30页 |
第一节 中医对复发性流产的认识 | 第13-17页 |
一、中医典籍中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3-14页 |
二、本病辨证分型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三、辨证论治 | 第15-17页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RSA的认识 | 第17-24页 |
一、RSA的高危因素研究 | 第17-23页 |
二、治疗方面 | 第23-24页 |
第三节 寿胎丸治疗RSA的理论依据及研究进展 | 第24-27页 |
一、古籍中关于寿胎丸及其单味药的记载 | 第24页 |
二、寿胎丸与Th1/Th2平衡偏移相关性的研究 | 第24-25页 |
二、寿胎丸与蛋白组学相关性的研究 | 第25页 |
三、寿胎丸复方药理学的研究 | 第25页 |
四、减味寿胎丸中单味药的药理学研究 | 第25-26页 |
五、寿胎丸治疗RSA的临床研究 | 第26页 |
六、本研究团队对寿胎丸的前期研究 | 第26-27页 |
第四节 RSA动物模型的选择 | 第27-28页 |
第五节 环孢素A(CsA)与RSA相关性的近年研究进展 | 第28-29页 |
第六节 Th1/Th2/Th17/Treg、PR的研究进展 | 第29-30页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30-71页 |
第一节 立论依据及技术路线图 | 第30-33页 |
一、立论依据 | 第30页 |
二、技术路线图 | 第30-33页 |
第二节 减味寿胎丸对SA病证结合模型小鼠一般情况、胚胎吸收率及致流产炎性细胞因子IL-17表达的影响 | 第33-40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33页 |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3-36页 |
三、实验结果 | 第36-40页 |
第三节 减味寿胎丸对SA病证结合模型小鼠蜕膜组织中IL-17、Foxp3 ROR γ tPR基因与蛋白表达及对小鼠蜕膜、卵巢、胚胎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 第40-71页 |
一、减味寿胎丸对RSA病证结合模型小鼠蜕膜组织中IL-17、Foxp3 RORγtPR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40-42页 |
二、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 | 第42-44页 |
三、免疫组化(IHC) | 第44页 |
四、蛋白印迹法 | 第44-47页 |
五、实验结果 | 第47-65页 |
六、讨论 | 第65-71页 |
结语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1页 |
附录 | 第81-87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