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小麦品种(系)类胡萝卜素含量及若干品质性状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文献综述第9-16页
    1.1 小麦类胡萝卜素第9-12页
        1.1.1 类胡萝卜素概述第9-10页
        1.1.2 类胡萝卜的生物合成第10页
        1.1.3 类胡萝卜素的遗传第10-11页
        1.1.4 类胡萝卜素的测定方法第11页
        1.1.5 小麦类胡萝卜素对品质的影响第11页
        1.1.6 小麦类胡萝卜素的改良途径第11-12页
    1.2 小麦脂肪氧化酶第12-13页
        1.2.1 LOX的分布与定位第12页
        1.2.2 LOX活性的测定方法第12-13页
        1.2.3 LOX与作物品质的关系第13页
    1.3 白度第13页
    1.4 淀粉品质性状第13-14页
    1.5 近红外参数的研究第14-15页
    1.6 植物数量性状主-多基因混合遗传第15-16页
2 引言第16-17页
3 材料和方法第17-19页
    3.1 供试材料第17页
    3.2 试验方法第17-18页
        3.2.1 全麦粉制备第17页
        3.2.2 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第17页
        3.2.3 其它品质性状测定第17-18页
    3.3 数据分析第18-19页
4 结果与分析第19-37页
    4.1 类胡萝卜素含量及若干品质性状方差分析第19-28页
        4.1.1 方差分析第19-22页
        4.1.2 聚类分析第22-24页
        4.1.3 白度仪参数分析第24-25页
        4.1.4 RVA参数方差分析第25-27页
        4.1.5 近红外参数方差分析第27-28页
    4.2 相关分析第28-31页
    4.3 “孟 0308/宛抗 18”组合F_3随机群体类胡萝卜素含量遗传分析第31-37页
        4.3.1 亲本孟0308和宛抗18的类胡萝卜素含量第31页
        4.3.2 F_3 植株籽粒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次数分布第31-33页
        4.3.3 F_3植株类胡萝卜素含量的表型分布第33-34页
        4.3.4 F_3植株类胡萝卜素含量的遗传分析第34-36页
        4.3.5 最适模型下的参数估计第36页
        4.3.6 主效基因效应的估计第36-37页
5 讨论第37-40页
    5.1 关于供试品种(系)类胡萝卜素含量及若干品质性状分析第37-38页
    5.2 F_3群体类胡萝卜素含量的遗传分析第38-40页
6 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7页
致谢第47-48页
作者简介第48-49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某款车型的整车电磁抗扰仿真研究
下一篇:搭载AMT的纯电动客车动力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