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冶金工业论文--有色金属冶炼论文--重金属冶炼论文--锌论文

棒状钛包铝基惰性复合阳极材料的脉冲电沉积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表征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6页
    1.1 锌冶金概述第12-13页
    1.2 湿法冶锌概述第13-14页
    1.3 锌电极用阳极材料现状第14-16页
        1.3.1 铅系阳极第15页
        1.3.2 钛基涂层阳极第15-16页
    1.4 复合电沉积第16-22页
        1.4.1 电结晶基本理论第16-17页
        1.4.2 脉冲电沉积概述第17-18页
        1.4.3 复合电沉积概述第18页
        1.4.4 复合电沉积机理第18-22页
    1.5 残余应力概述第22-24页
    1.6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24-26页
第二章 实验原理与研究方法第26-36页
    2.1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26页
    2.2 改性钛包铝基复合阳极材料的制备第26-28页
        2.2.1 钛包铝基体前处理第27页
        2.2.2 配置基础镀液第27-28页
        2.2.3 脉冲电沉积制备β-PbO_2镀层第28页
    2.3 改性阳极材料的性能测试第28-36页
        2.3.1 物理测试第28-30页
        2.3.2 电化学测试第30-36页
第三章 棒状钛包铝基体材料的制备与物理表征第36-46页
    3.1 棒状钛包铝材料的制备第36-37页
        3.1.1 简介第36页
        3.1.2 钛包铝制备工艺第36-37页
    3.2 棒状钛包铝材料的热处理第37-40页
        3.2.1 热处理概述第37-38页
        3.2.2 钛包铝的热处理第38-40页
    3.3 棒状钛包铝材料的物理表征第40-44页
        3.3.1 金相显微照片第40-43页
        3.3.2 能谱线扫描分析第43-44页
    3.4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四章 Ti/Al/Ti/β-PbO_2-WC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分析第46-74页
    4.1 棒状钛包铝基复合阳极材料的制备第46-47页
    4.2 WC添加量对改性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47-56页
        4.2.1 微观形貌分析第47-50页
        4.2.2 相组织分析第50-51页
        4.2.3 电催化活性第51-54页
        4.2.4 耐蚀性第54-56页
    4.3 平均脉冲电流密度对改性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56-61页
        4.3.1 电催化活性第57-59页
        4.3.2 耐蚀性第59-61页
    4.4 占空比对改性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61-65页
        4.4.1 电催化活性第62-63页
        4.4.2 耐蚀性第63-65页
    4.5 脉冲频率对改性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65-68页
        4.5.1 电催化活性第65-67页
        4.5.2 耐蚀性第67-68页
    4.6 改性阳极材料的电解性能第68-72页
        4.6.1 电流效率第68-69页
        4.6.2 改性阳极材料的失效过程第69-72页
    4.7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五章 镀层残余应力的分析第74-88页
    5.1 温度对镀层残余应力的影响第74-84页
        5.1.1 相组织及微观形貌第74-77页
        5.1.2 XRD应力测量第77-80页
        5.1.3 拉曼测量第80-82页
        5.1.4 应力与耐蚀性的关系第82-84页
    5.2 其他因素对镀层残余应力的影响第84-87页
        5.2.1 电沉积时间第84-86页
        5.2.2 WC颗粒添加量第86-87页
    5.3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六章 结论第88-90页
致谢第90-92页
参考文献第92-102页
附录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性能多孔硫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超声波辅助水溶液球磨去除污染水体中六价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