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电子计算机在公路运输和公路工程中的应用论文

车联网环境下城市车辆安全高效寻径方法研究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1. 引言第14-26页
    1.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2 现有的解决思路第15-18页
        1.2.1 交通信号控制技术第15-16页
        1.2.2 车辆调度技术第16-17页
        1.2.3 突发事件响应第17-18页
        1.2.4 车联网信息安全第18页
    1.3 新的契机与挑战第18-19页
        1.3.1 导航设备的普及第18-19页
        1.3.2 车联网迅速发展第19页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9-23页
        1.4.1 城市道路车辆通行开销评估第20-21页
        1.4.2 通行开销维护与寻径算法第21-22页
        1.4.3 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方法第22-23页
        1.4.4 寻径过程的信息安全保护和隐私保护第23页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23-26页
2. 基于路径信息共享的道路评估方法第26-48页
    2.1 通行过程分析与建模第27-33页
        2.1.1 问题的定义与划分第27-29页
        2.1.2 队列选择区行驶过程第29-30页
        2.1.3 队列区通行过程第30-33页
        2.1.4 修改历史记录与车辆状态第33页
    2.2 TTPIS算法设计第33-36页
        2.2.1 算法整体过程第33-34页
        2.2.2 关键步骤实现算法第34-35页
        2.2.3 累积误差修正第35-36页
    2.3 实验验证和性能对比第36-46页
        2.3.1 实验环境第36-39页
        2.3.2 预测方案预测误差分布特征第39-41页
        2.3.3 各方案预测误差时段特征第41-42页
        2.3.4 不同车流密度对预测模型的影响第42-43页
        2.3.5 车辆路径改变对各算法预测精度的影响第43-44页
        2.3.6 突发车辆对预测精度的影响第44-46页
    2.4 本章小结第46-48页
3. 车联网环境下的城市车辆寻径方法第48-74页
    3.1 相关研究第48-50页
    3.2 CoRP算法设计目标与流程第50-53页
    3.3 其他车辆对当前寻径车辆影响的量化第53-61页
        3.3.1 城市车辆行驶模型第53-56页
        3.3.2 车辆运动过程分析第56-58页
        3.3.3 车辆通过道路过程量化第58-60页
        3.3.4 车辆通过类型判定第60-61页
    3.4 寻径车辆对其他车辆的影响第61-65页
        3.4.1 最小化车辆占用道路对其他车辆的影响第61-63页
        3.4.2 避免诱发拥塞策略第63-65页
    3.5 仿真实验第65-72页
        3.5.1 仿真场景设置第65-66页
        3.5.2 不同车辆密度时算法性能比较第66-68页
        3.5.3 典型场景算法性能比较第68-69页
        3.5.4 车辆行程特点对算法的影响第69-70页
        3.5.5 算法采用率对算法的影响第70-72页
    3.6 本章小结第72-74页
4. 用于路径规划过程中突发事件响应的快速广播算法第74-96页
    4.1 现有解决方案第74-77页
        4.1.1 基于概率的广播方法第74-75页
        4.1.2 基于距离退避的广播方法第75-76页
        4.1.3 基于Black-burst的广播方法第76-77页
    4.2 系统模型和基础知识第77-79页
        4.2.1 城市道路与通信模型第77-78页
        4.2.2 Black-burst分区原理第78-79页
    4.3 基于类哈夫曼编码的广播方法第79-84页
        4.3.1 最优候选车辆分布概率分析第79-80页
        4.3.2 类哈夫曼编码算法第80-81页
        4.3.3 类哈夫曼广播方法过程举例第81-84页
    4.4 实验与仿真分析第84-94页
        4.4.1 仿真环境设置第84-86页
        4.4.2 紧急广播消息传播速度第86-87页
        4.4.3 消息广播单跳时延第87-91页
        4.4.4 消息广播单跳传播距离第91-93页
        4.4.5 车道数与分区精度影响第93-94页
    4.5 本章小结第94-96页
5. 寻径系统的信息安全与隐私保障第96-122页
    5.1 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必要性第96-97页
    5.2 现有方案第97-99页
    5.3 最新算法概览第99-103页
        5.3.1 系统设置阶段第100页
        5.3.2 注册阶段第100页
        5.3.3 认证和密钥协商阶段第100-102页
        5.3.4 口令变更阶段第102-103页
    5.4 现有方案的安全性分析第103-105页
        5.4.1 无法提供用户匿名性第103页
        5.4.2 无法抵抗去同步攻击第103-105页
    5.5 我们的改进方案第105-109页
        5.5.1 系统设置阶段第105页
        5.5.2 用户注册阶段第105-106页
        5.5.3 认证和密钥协商阶段第106-108页
        5.5.4 口令变更阶段第108-109页
    5.6 安全与性能分析第109-119页
        5.6.1 理论安全性证明第109-113页
        5.6.2 安全性分析第113-116页
        5.6.3 与同类协议的安全性对比分析第116-117页
        5.6.4 性能对比分析第117-119页
    5.7 本章小结第119-122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22-126页
    6.1 全文工作总结第122-124页
    6.2 研究展望第124-126页
中外文参考文献第126-136页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第136-138页
致谢第138-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旁路人工湿地不同单元沉积物反硝化潜势研究
下一篇:华阳河湖群和升金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