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水生植物学论文

华阳河湖群和升金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8页
    1.1 区域概况第11页
        1.1.1 华阳河湖群区域概况第11页
        1.1.2 升金湖区域概况第11页
    1.2 浮游植物概论第11-16页
        1.2.1 浮游植物第11-12页
        1.2.2 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第12-13页
        1.2.3 理化因子对浮游植物的影响第13-14页
        1.2.4 气候因子对浮游植物的影响第14-15页
        1.2.5 生物因子对浮游植物的影响第15-16页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第16-18页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1.3.2 研究内容第17-18页
第二章 研究方法第18-22页
    2.1 采样点设置第18-19页
        2.1.1 华阳河湖群区域采样点设置第18页
        2.1.2 升金湖采样点设置第18-19页
    2.2 监测内容及样品处理第19-20页
    2.3 数据处理第20-22页
        2.3.1 浮游植物优势度计算第20页
        2.3.2 多样性指数计算第20-21页
        2.3.3 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第21-22页
第三章 华阳河湖群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第22-40页
    3.1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第22-27页
        3.1.1 浮游植物物种组成第22-23页
        3.1.2 浮游植物优势种组成第23-24页
        3.1.3 浮游植物的细胞密度第24-26页
        3.1.4 浮游植物的生物量第26-27页
    3.2 华阳河湖群生物多样性第27-29页
        3.2.1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第27-28页
        3.2.2 Pielou均匀度指数第28页
        3.2.3 Margalef指数第28-29页
    3.3 华阳河湖群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第29-40页
        3.3.1 华阳河湖群环境因子第29-30页
        3.3.2 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第30-40页
第四章 升金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第40-54页
    4.1 升金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第40-43页
        4.1.1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第40-41页
        4.1.2 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细胞密度的季节变化第41-42页
        4.1.3 浮游植物生物量空间变化第42-43页
    4.2 升金湖生物多样性第43-45页
        4.2.1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第43页
        4.2.2 Pielou均匀度指数第43-44页
        4.2.3 Margalef丰度指数第44-45页
    4.3 升金湖群落结构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第45-54页
        4.3.1 升金湖环境因子第45-46页
        4.3.2 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第46-54页
第五章 讨论和结论第54-61页
    5.1 华阳河湖群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动态第54-56页
    5.2 影响华阳河湖群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主要理化因子第56-57页
    5.3 升金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动态第57-58页
    5.4 影响升金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主要理化因子第58页
    5.5 升金湖与华阳河湖群群落结构对比第58-59页
    5.6 结论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7页
附录1 华阳河湖群浮游植物物种名录第67-72页
附录2 升金湖浮游植物物种名录第72-77页
致谢第77-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位论文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车联网环境下城市车辆安全高效寻径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PCA-NARX神经网络模型的股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