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意志与观者:李格尔的艺术史论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9页 |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现状 | 第9-16页 |
二、基本观念与研究思路 | 第16-19页 |
第一章 作为艺术史核心概念的“艺术意志” | 第19-76页 |
第一节 艺术意志的由来 | 第20-42页 |
一、维也纳学派与尼采哲学 | 第21-26页 |
二、艺术冲动探源 | 第26-34页 |
三、作为“强力意志”的艺术 | 第34-42页 |
第二节 艺术意志的内涵 | 第42-56页 |
一、艺术意志的概念 | 第43-50页 |
二、艺术意志的结构与所指 | 第50-56页 |
第三节 艺术意志的情境 | 第56-76页 |
一、艺术意志的导引 | 第56-60页 |
二、艺术意志的展开 | 第60-69页 |
三、艺术意志的显现 | 第69-76页 |
第二章 艺术意志的历史叙事 | 第76-107页 |
第一节 艺术史观的嬗变 | 第77-84页 |
一、维也纳学派的艺术史观 | 第77-80页 |
二、从形式分析到艺术意志 | 第80-84页 |
第二节 艺术史的模式 | 第84-97页 |
一、历史的连续性与停顿 | 第84-90页 |
二、意志的循环 | 第90-97页 |
第三节 艺术意志的表征 | 第97-107页 |
一、艺术家的实施 | 第97-100页 |
二、形式与风格 | 第100-103页 |
三、作为艺术史角色的观者 | 第103-107页 |
第三章 观看中的艺术意志 | 第107-133页 |
第一节 观者何为? | 第107-116页 |
一、观者与意动心理学 | 第108-112页 |
二、观者与视觉形式 | 第112-116页 |
第二节 从观者到视觉场 | 第116-123页 |
第三节 从观者到艺术意志 | 第123-133页 |
一、观者与世界 | 第123-126页 |
二、现代观者与奥古斯丁 | 第126-130页 |
三、观者的理论意义 | 第130-133页 |
结语 不合时宜与恰逢其时 | 第133-142页 |
一、不合时宜:误解与未完的思考 | 第134-138页 |
二、恰逢其时:中国的艺术意志 | 第138-142页 |
英文文献 | 第142-147页 |
中文文献 | 第147-151页 |
索引 | 第151-155页 |
后记 | 第155-1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