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广播、电视事业论文--编辑、写作和播送业务论文

仪式与仪式化:庆典活动电视直播报道的信息呈现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13页
    0.1 研究背景第10页
    0.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0.3 文献综述第11-12页
    0.4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 仪式传播与媒介仪式的概述第13-18页
    1.1 仪式与仪式化的界定第13-14页
    1.2 传播仪式观第14-15页
    1.3 媒介仪式第15-18页
        1.3.1 媒介仪式的产生第15-16页
        1.3.2 媒介仪式与电视直播第16-18页
2 电视直播中的符号语言第18-29页
    2.1 可视性符号第18-24页
        2.1.1 象征符号语言第18-22页
        2.1.2 镜头语言第22-23页
        2.1.3 文字语言第23-24页
    2.2 可听性符号语言第24-26页
        2.2.1 解说词与主持词第24-25页
        2.2.2 境背景音第25-26页
    2.3 庆典活动中电视语言符号的象征意义第26-29页
        2.3.1 国家或城市的内在文化传播第26-27页
        2.3.2 价值认同感第27-29页
3 庆典活动中不同阶段的信息呈现第29-52页
    3.1 庆典活动电视直播前期第29-37页
        3.1.1 传统媒体的传统模式第29-32页
        3.1.2 新媒体视频网站的多角度、多途径第32-37页
    3.2 庆典活动电视直播情况第37-42页
        3.2.1 电视直播中的主导与优先权第37-40页
        3.2.2 电视直播中舆论的差异性与共性第40-41页
        3.2.3 受众参与和仪式化“场域”第41-42页
    3.3 庆典活动电视直播报道的“余热效应”第42-52页
        3.3.1 图集、动图与微视频第42-44页
        3.3.2 直播回放第44-49页
        3.3.3 自发话题的产生第49-52页
4 新媒体环境中电视庆典直播信息呈现的策略第52-55页
    4.1 庆典活动氛围的营造第52-53页
    4.2 价值观的共识第53-54页
    4.3 狂欢式的参与感第54-55页
结论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致谢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信中H5广告的传播效果研究
下一篇:中国当代纪录片本土文化呈现的叙事策略研究--以《长城:中国的故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