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一) 研究背景第9页
        (二) 研究意义第9-10页
    二、文献综述第10-12页
        (一) 国内文献研究第10-11页
        (二)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第11-12页
        (三) 文献研究总结第12页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2-14页
        (一) 研究思路第12-13页
        (二) 研究方法第13-14页
    四、本文创新与不足第14-15页
第二章 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概述第15-22页
    一、征信与互联网金融征信第15-17页
        (一) 征信与征信体系的概念第15-16页
        (二) 互联网金融征信的概念第16-17页
        (三) 征信与互联网金融的关系第17页
    二、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优势第17-18页
    三、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第18-22页
        (一) 有助于互联网金融平台防控风险第18-20页
        (二) 有助于培养社会公众的信用意识第20页
        (三) 有助于减少失信行为第20-22页
第三章 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第22-36页
    一、我国征信业发展概述第22-24页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主要发展模式第24-32页
        (一) 电商平台征信模式第24-28页
        (二) P2P平台征信模式第28-29页
        (三) 互联网金融同业数据库征信模式第29-32页
    三、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存在的问题第32-36页
        (一) 互联网金融征信法制建设滞后第32-33页
        (二) 征信行业监管不到位第33-34页
        (三) 征信标准体系建设滞后共享机制不健全第34-35页
        (四) 征信数据存在污染及失真第35页
        (五) 互联网征信建设模式模糊第35-36页
第四章 国外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经验第36-47页
    一、国外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概述第36-41页
        (一) 公共征信模式下的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第36-37页
        (二) 私营征信模式下的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第37-40页
        (三) 混合型征信模式下的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第40-41页
    二、美国互联网金融平台征信实践—以Lending Club为例第41-44页
    三、国外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经验总结第44-47页
        (一) 完备的征信法律体系第44-45页
        (二) 监管模式明确第45页
        (三) 保证信用信息数据准确完整第45页
        (四) 行业协会发挥征信作用第45-46页
        (五) 完善的信用评分机制第46-47页
第五章 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的建议第47-52页
    一、建立全国性互联网金融行业征信系统第47-48页
        (一) 全国性互联网金融行业征信系统建设第47-48页
        (二) 互联网金融全面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第48页
    二、运用大数据技术优化信息采集第48-50页
        (一) 大数据征信特征第48-49页
        (二) 大数据征信优势第49-50页
    三、建立互联网金融征信业联合监管体制第50页
    四、建立信用信息征集的国家标准第50页
    五、强化信息安全和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第50-51页
    六、增强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第55-5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杏鲍菇、平菇及白玉菇碱提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分析
下一篇:土壤、施氮和刈割对羊草子株生育及翌年成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