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隔代教养少年面临的问题研究--以赤峰市S中学隔代教养少年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7页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四、理论依据 | 第14-15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一章 S中学学生隔代教养现状 | 第17-23页 |
第一节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第17-19页 |
一、被教养者基本情况 | 第17-18页 |
二、父母与子女联系情况 | 第18-19页 |
三、家庭收入情况 | 第19页 |
第二节 隔代教养现状分析 | 第19-23页 |
一、祖辈家长基本情况 | 第19-20页 |
二、祖辈家长的教养方式 | 第20-21页 |
三、祖辈家长参与孙辈生活的方式 | 第21-23页 |
第二章 隔代教养少年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23-32页 |
第一节 隔代教养少年面临的问题 | 第23-28页 |
一、情绪情感问题 | 第23-24页 |
二、人际关系问题 | 第24-25页 |
三、行为问题 | 第25-26页 |
四、学业问题 | 第26-28页 |
第二节 隔代教养少年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8-32页 |
一、社会层面 | 第28-29页 |
二、学校层面 | 第29-30页 |
三、家庭层面 | 第30-32页 |
第三章 社会工作介入隔代教养少年问题的实务过程 | 第32-51页 |
第一节 小组工作实务过程 | 第32-46页 |
一、小组基本资料 | 第32-33页 |
二、小组实务过程及分析 | 第33-42页 |
三、小组活动方案评估 | 第42-46页 |
第二节 隔代教养少年小组活动方案实施的反思与建议 | 第46-48页 |
一、小组活动方案实施的反思 | 第46-47页 |
二、小组活动的建议 | 第47-48页 |
第三节 社会工作介入隔代教养少年问题的对策 | 第48-51页 |
一、以学校为主要场所建立持久的专业辅导机制 | 第48-49页 |
二、为祖辈家长提供更多的支持 | 第49-50页 |
三、充分挖掘社区资源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一 | 第54-58页 |
附录二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