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立法解析 | 第8-13页 |
(一) 我国强制医疗程序的出台背景 | 第8页 |
(二) 现有规定的成就 | 第8-9页 |
1. 确定了强制医疗程序的法律地位 | 第8-9页 |
2. 建立了我国刑事强制医疗制度 | 第9页 |
(三) 现有规定的不足 | 第9-13页 |
1. 我国刑事强制医疗程序侧重于保卫社会 | 第9-10页 |
2. 相关司法解释的从属性地位被突破 | 第10页 |
3. 强制医疗程序规定仍不够具体 | 第10-11页 |
4. 部分法条缺乏法理依据 | 第11-13页 |
二、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立法实施情况 | 第13-24页 |
(一) 司法精神鉴定中的问题 | 第13-15页 |
1. 司法精神鉴定启动困难 | 第13-14页 |
2. 精神病鉴定机构享有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能力的判定权 | 第14-15页 |
(二) 临时性保护措施被滥用 | 第15-16页 |
(三)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适用条件不清、适用对象范围过窄 | 第16-18页 |
1. 刑事强制医疗的条件难以认定 | 第16-17页 |
2.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适用对象范围过窄 | 第17-18页 |
(四) 案件审理中的问题 | 第18-20页 |
1. 审理程序未贯彻“无病推定”原则 | 第18-19页 |
2. 鉴定意见审查难度大,法官过度“依赖”鉴定意见 | 第19-20页 |
3. 司法精神鉴定鉴定人出庭问题 | 第20页 |
(五)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民事赔偿问题 | 第20-21页 |
(六) 刑事强制医疗执行程序中的问题 | 第21-22页 |
1. 强制医疗的执行主体不明确 | 第21-22页 |
2. 对强制医疗执行程序的监督不力 | 第22页 |
(七) 精神病医药费用问题 | 第22-24页 |
三、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完善 | 第24-31页 |
(一)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现实困境的整体探析 | 第24-25页 |
1. 社会环境的影响 | 第24-25页 |
2. 相关体制仍不健全 | 第25页 |
(二)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具体完善措施 | 第25-31页 |
1. 对精神病人给与更多的关注和保护 | 第25-26页 |
2. 完善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立法体系 | 第26页 |
3. 司法精神鉴定的完善意见 | 第26-27页 |
4. 明确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适用条件,适度扩大其适用对象 | 第27-28页 |
5. 完善审理程序和审判结构 | 第28页 |
6. 明确强制医疗不得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建立被害人补偿机制 | 第28-29页 |
7. 明确执行主体、强化检察机关对执行程序的监督 | 第29页 |
8. 完善强制医疗的基础措施、解决强制医疗程序经费问题 | 第29-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