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导论 | 第16-33页 |
第一节 问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第16-19页 |
一、问题缘起 | 第16-17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9-28页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第19-23页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23-28页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及研究思路 | 第28-30页 |
一、研究目标 | 第28-29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29-30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 第30-33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30-31页 |
二、主要创新点 | 第31-33页 |
第一章 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理论基础 | 第33-68页 |
第一节 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内涵 | 第33-42页 |
一、领导力的内涵 | 第33-38页 |
二、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内涵与特征 | 第38-42页 |
第二节 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相关理论 | 第42-64页 |
一、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 | 第42-55页 |
二、历史传承:我国传统领导思想 | 第55-58页 |
三、理论借鉴:当代西方领导理论 | 第58-64页 |
第三节 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哲学意蕴 | 第64-68页 |
一、个体社会化过程的积极取向 | 第64-66页 |
二、个体存在与发展方式的优化 | 第66-68页 |
第二章 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 第68-93页 |
第一节 目的性价值 | 第68-78页 |
一、教育强国战略与培养一流人才的现实需要 | 第68-70页 |
二、领导人才的前瞻开发与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 第70-73页 |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与媒介 | 第73-78页 |
第二节 本体论价值 | 第78-89页 |
一、符合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特质及行为特点 | 第79-83页 |
二、激发教育对象的主体性 | 第83-86页 |
三、实现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的教育价值 | 第86-89页 |
第三节 方法论价值 | 第89-93页 |
一、领导力培育具有隐性教育价值 | 第89-90页 |
二、领导力培育具有榜样示范价值 | 第90-91页 |
三、领导力培育具有自我教育价值 | 第91-93页 |
第三章 当前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现状与问题 | 第93-112页 |
第一节 高校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实践探索 | 第93-106页 |
一、开展领导力专题培训 | 第93-96页 |
二、开发领导力实训项目 | 第96-99页 |
三、开设领导力专门课程 | 第99-104页 |
四、组建学生领导力社团 | 第104-106页 |
第二节 当前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特点及问题 | 第106-112页 |
一、当前大学生领导力培育主要特点 | 第106-109页 |
二、当前大学生领导力培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109-112页 |
第四章 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目标定位 | 第112-124页 |
第一节 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定位 | 第112-117页 |
一、领导力培育的定位: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元领导力" | 第113-116页 |
二、领导力培育的根本:重在领导之"道"而非领导之"技" | 第116-117页 |
第二节 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目标 | 第117-124页 |
一、个体目标:个体领导力培养,实现个体发展 | 第118-120页 |
二、社会目标:个体领导力践行,引领社会进步 | 第120-123页 |
三、价值指向: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 第123-124页 |
第五章 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内容体系 | 第124-169页 |
第一节 以价值观为核心的领导意识激发 | 第124-138页 |
一、奉献国家民族发展的使命意识 | 第126-129页 |
二、服务社会积极改变的责任意识 | 第129-135页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 | 第135-138页 |
第二节 以激励能力为重点的集体主义精神培育 | 第138-153页 |
一、激励:激励他人为共同的目标奋斗 | 第142-145页 |
二、合作:与他人合作共赢的意识与能力 | 第145-149页 |
三、包容:发挥团体中个体的优势与潜能 | 第149-153页 |
第三节 以领导人格魅力为基础的品格养成 | 第153-162页 |
一、求真:澄清自我价值,培育独立人格 | 第157-160页 |
二、至善:完善内在自我,修炼高尚品德 | 第160-161页 |
三、达美:注重率先垂范,引领感召他人 | 第161-162页 |
第四节 以领导能力素质为目标的技能训练 | 第162-169页 |
一、以人际交往和使命担当能力为主的基础性素质 | 第163-164页 |
二、以学习适应和批判思维等能力为主的发展性素质 | 第164-169页 |
第六章 推进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对策与建议 | 第169-201页 |
第一节 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渗透领导力培育 | 第169-179页 |
一、构建以第二课堂为主体的领导力培养路径 | 第169-172页 |
二、依托党、团、班及学生社团为领导力培育的具体平台 | 第172-175页 |
三、案例:华东政法大学学生党员骨干培训 | 第175-179页 |
第二节 借鉴国外大学生领导力教育模式与方法 | 第179-188页 |
一、模式:"精英化"+"大众化"的分层次普及型教育模式 | 第179-183页 |
二、方法:理论灌输-实践训练-反思评估 | 第183-186页 |
三、服务型学习:领导力教育方法的微观视角 | 第186-188页 |
第三节 发掘中国特色的大学生领导力培育保障条件 | 第188-201页 |
一、校-院(系)两级学生工作体制建构 | 第189-192页 |
二、以专职学生工作人员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建设 | 第192-196页 |
三、构建高校-社会开放式领导力培育环境 | 第196-201页 |
结语 | 第201-203页 |
参考文献 | 第203-221页 |
后记 | 第221-223页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223-2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