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个人信贷论文

P2P网络信贷个人信用评级构建研究--以南宁某信贷公司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7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国外研究状况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3 研究评述第12-13页
    1.3 研究目的第13-14页
    1.4 结构安排第14-16页
    1.5 创新之处第16-17页
2 P2P网络信贷发展现状与风险研究第17-24页
    2.1 发展现状第17-19页
        2.1.1 平台成交规模第17-18页
        2.1.2 发展模式第18-19页
    2.2 P2P网络信贷存在的风险第19-22页
        2.2.1 来自借款人的个人信用风险第19-20页
        2.2.2 来自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第20页
        2.2.3 P2P网络信贷与传统信贷风险的比较分析第20-22页
    2.3 个人信用评级第22-23页
    2.4 本章小结第23-24页
3 基于Logistic回归的个人信用等级评定第24-37页
    3.1 个人信用评级的构建流程第24-25页
    3.2 logistic回归第25-28页
        3.2.1 适用范围第25页
        3.2.2 主要原理第25-26页
        3.2.3 模型的评价方法第26-28页
    3.3 个人信用风险等级评定第28-36页
        3.3.1 数据指标的选取与设计第28-31页
        3.3.2 违约概率模型设计第31页
        3.3.3 实证检验第31-35页
        3.3.4 个人信用等级评定结果第35-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4 个人信用指标体系的完善第37-47页
    4.1 基于IV值的指标体系构建第37-39页
        4.1.1 WOE值的计算第37-38页
        4.1.2 IV值的计算第38页
        4.1.3 指标影响度计算第38-39页
    4.2 准确率检验第39-46页
        4.2.1 算法应用领域第40页
        4.2.2 Logitboost算法原理第40-42页
        4.2.3 软件介绍与数据处理第42-43页
        4.2.4 预测判别结果分析第43-46页
    4.3 本章小结第46-47页
5 个人信用评级的应用及建议第47-51页
    5.1 个人信用评级应用过程第47-48页
    5.2 信用评级模型的应用探讨第48页
    5.3 完善P2P网络信贷行业良性发展的建议第48-51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1-53页
    6.1 研究结论第51页
    6.2 不足之处第51-52页
    6.3 展望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附录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现代物流发展研究--基于灰色系统理论
下一篇:电子商务推荐系统的用户体验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