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疗法临床应用论文

基于子午流注纳子法探讨电针对心经IRRTM及心功能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中英文缩略词表第11-12页
引言第12-14页
研究对象与器材第14-16页
    1 研究对象第14-15页
        1.1 一般资料第14页
        1.2 纳入标准第14页
        1.3 排除标准第14页
        1.4 脱落标准第14页
        1.5 注意事项第14-15页
    2 研究器材第15-16页
研究方法第16-19页
    1 观测部位第16页
    2 观测指标第16-17页
    3 实验时间第17页
    4 测试过程第17页
    5 数据统计处理第17页
    6 实验流程图第17-19页
研究结果第19-30页
    1 不同时辰下心经IRRTM的特征及电针对其影响第19-21页
        1.1 不同时辰、不同状态下心经IRRTM的显现情况第19页
        1.2 不同时辰自然状态下心经IRRTM的表现第19-20页
        1.3 不同时辰下电针神门对急性缺氧健康志愿者心经IRRTM的影响第20-21页
    2 不同时辰下灵道穴、少海穴体表温度及电针对其影响第21-23页
        2.1 不同时辰下灵道穴体表温度及电针对其影响第21-22页
        2.2 不同时辰下少海穴体表温度及电针对其影响第22-23页
    3 纳子法电针神门对急性缺氧健康志愿者心功能的影响第23-30页
        3.1 纳子法电针神门对急性缺氧健康志愿者CO的影响第23-24页
        3.2 纳子法电针神门对急性缺氧健康志愿者CI的影响第24-25页
        3.3 纳子法电针神门对急性缺氧健康志愿者SVR的影响第25-26页
        3.4 纳子法电针神门对急性缺氧健康志愿者SVRI的影响第26-28页
        3.5 纳子法电针神门对急性缺氧健康志愿者HR的影响第28-30页
分析与讨论第30-37页
    1 研究思路分析第30-33页
        1.1 子午流注纳子法概述第30-31页
        1.2 红外热像技术在经络循行线客观显示中的应用第31页
        1.3 经脉-脏腑相关理论第31-32页
        1.4 择时依据第32页
        1.5 选穴依据第32-33页
    2 研究结果讨论第33-36页
        2.1 经络的时间动态特性第33-34页
        2.2 针刺对急性缺氧状态的调节作用第34-35页
        2.3 针刺治疗的时间特异性及其机理探讨第35-36页
    3 问题与展望第36-37页
结论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1页
附录第41-45页
    附录A 伦理审查批件第41-42页
    附录B 知情同意书第42-45页
文献综述第45-51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致谢第51-52页
作者简历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治理创新视阈下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
下一篇:我国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