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诱惑侦查之内涵与外延的界定:概念、特征与分类 | 第10-16页 |
第一节 诱惑侦查的概念 | 第10-12页 |
一、广义的诱惑侦查 | 第10页 |
二、狭义的诱惑侦查 | 第10-11页 |
三、笔者之观点 | 第11-12页 |
第二节 诱惑侦查的特征 | 第12-13页 |
第三节 诱惑侦查的分类 | 第13-16页 |
第二章 诱惑侦查的历史进程与比较考察:经验与启示 | 第16-23页 |
第一节 诱惑侦查的历史发展 | 第16-19页 |
一、诱惑侦查在西方的理论依据 | 第16-19页 |
第二节 各国诱惑侦查之俯瞰 | 第19-21页 |
一、德国的诱惑侦查 | 第19页 |
二、日本的诱惑侦查 | 第19-20页 |
三、澳大利亚的诱惑侦查 | 第20页 |
四、英国的诱惑侦查 | 第20-21页 |
五、中国台湾地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诱惑侦查 | 第21页 |
第三节 笔者于各国诱惑侦查之管见 | 第21-23页 |
第三章 诱惑侦查价值分析:秩序价值、效益价值与程序正义之博弈 | 第23-28页 |
第一节 诱惑侦查价值的应然属性 | 第23页 |
第二节 量化诱惑侦查之法律价值观 | 第23-24页 |
第三节 诱惑侦查的积极价值和消极价值 | 第24-28页 |
一、诱惑侦查的秩序价值、效益价值 | 第24-25页 |
二、诱惑侦查对程序正义的损害 | 第25-26页 |
三、诱惑侦查两性价值的合理取舍 | 第26-27页 |
四、笔者的观点 | 第27-28页 |
第四章 我国诱惑侦查的现状:理论与实务所存的瑕疵 | 第28-30页 |
第一节 我国诱惑侦查法制化现状 | 第28页 |
第二节 我国诱惑侦查实务运用现状 | 第28-30页 |
第五章 我国诱惑侦查制度的构建:规则与机制的建设 | 第30-42页 |
第一节 我国诱惑侦查适用原则之构建 | 第30-33页 |
一、必要性原则 | 第30-31页 |
二、动机纯洁原则 | 第31页 |
三、主体特定原则 | 第31-32页 |
四、消极诱惑原则 | 第32页 |
五、审查监督原则 | 第32页 |
六、过错追究原则 | 第32-33页 |
第二节 关于我国诱惑侦查应然性的具体设想 | 第33-39页 |
一、诱惑侦查合法性要求之厘定 | 第33-34页 |
二、诱惑侦查案件范围之框架 | 第34-36页 |
三、诱惑侦查主体之确定 | 第36-37页 |
四、诱惑侦查批准程序之设置 | 第37页 |
五、设诱者和受诱惑者责任的构成 | 第37-39页 |
第三节 关于诱惑侦查理论构建的一些特殊形态 | 第39-42页 |
一、间接式诱惑侦查之合理性把握 | 第40页 |
二、逆向诱惑侦查之合法性把握 | 第40-41页 |
三、网上诱惑侦查之合理性把握 | 第41-42页 |
结语: 片面之深刻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后记 | 第44-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