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合金学与各种性质合金论文--其他特种性质合金论文

CoCrFeNiMn系高熵合金高温变形与断裂行为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3-47页
    1.1 高熵合金的定义第13-14页
    1.2 高熵合金四大效应第14-19页
        1.2.1 高熵效应第14-16页
        1.2.2 缓慢扩散效应第16-17页
        1.2.3 晶格畸变效应第17-18页
        1.2.4 "鸡尾酒"效应第18-19页
    1.3 高熵合金形成的条件第19-24页
    1.4 高熵合金基本特性第24-30页
        1.4.1 高熵合金微结构第24-26页
        1.4.2 高熵合金性能第26-30页
    1.5 高熵合金国内外研究进展第30-35页
    1.6 高熵合金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35-36页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36-38页
    参考文献第38-47页
第2章 合金制备与研究方法第47-55页
    2.1 引言第47-49页
    2.2 合金的制备第49-50页
        2.2.1 熔炼与浇铸第49页
        2.2.2 轧制和热处理第49-50页
    2.3 微结构观察与表征第50-51页
        2.3.1 物相分析第50页
        2.3.2 微结构与断口形貌第50-51页
        2.3.3 变形后精细微结构分析第51页
    2.4 力学性能试验第51-53页
        2.4.1 试样加工第51页
        2.4.2 室温及高温拉伸试验第51-52页
        2.4.3 高温蠕变试验第52页
        2.4.4 中断试验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第3章 热机处理对CoCrFeNiMn高熵合金微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第55-65页
    3.1 相组成及微结构演化第55-58页
    3.2 室温及高温拉伸性能第58-61页
    3.3 本章小结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第4章 CoCrFeNiMn高熵合金拉伸性能与锯齿流变行为第65-81页
    4.1 拉伸性能第65页
    4.2 断口形貌分析第65-67页
    4.3 锯齿流变行为第67-71页
        4.3.1 锯齿类型第67-69页
        4.3.2 锯齿幅度与频率第69-71页
    4.4 位错结构第71-73页
        4.4.1 位错形貌第71-72页
        4.4.2 位错运动分析第72-73页
    4.5 锯齿流变机制第73-77页
    4.6 本章小结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第5章 CoCrFeNiMn高熵合金高温蠕变行为研究第81-97页
    5.1 蠕变变形第81-87页
        5.1.1 蠕变曲线第81-83页
        5.1.2 应力指数与蠕变激活能第83-86页
        5.1.3 归一化处理第86-87页
    5.2 蠕变微结构第87-91页
        5.2.1 蠕变组织形态第87页
        5.2.2 蠕变位错结构第87-91页
    5.3 蠕变断口形貌第91页
    5.4 蠕变变形机理第91-94页
    5.5 本章小结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97页
第6章 Al元素对CoCrFeNiMn高熵合金微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第97-117页
    6.1 Al_x(x=0.4,0.5,0.6)合金相组成及微结构第97-101页
        6.1.1 Al_x(x=0.4,0.5,0.6)合金的相分析第97-98页
        6.1.2 Al_x(x=0.4,0.5,0.6)高熵合金微观组织第98-101页
    6.2 Al_x(x=0.4,0.5,0.6)高熵合金力学性能第101-108页
        6.2.1 室温及高温拉伸性能第101-104页
        6.2.2 锯齿行为第104-107页
        6.2.3 拉伸断口形貌分析第107-108页
    6.3 Al_(0.5)高熵合金高温蠕变行为第108-113页
        6.3.1 蠕变曲线第108-110页
        6.3.2 应力指数与蠕变激活能第110-112页
        6.3.3 蠕变断口形貌第112-113页
    6.4 本章小结第113-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17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117-121页
    7.1 本文工作总结第117-118页
    7.2 工作展望第118-121页
致谢第121-123页
附录: 在读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米晶超晶格的形成机理及力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教学图像相关方法中局域变形场测量精度及补偿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