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4页 |
前言 | 第14-15页 |
第一章 长春花化学成分的分离及分析研究进展 | 第15-23页 |
1 长春花药用植物资源的研究状况 | 第15-17页 |
2 长春花化学成分的研究概况 | 第17-23页 |
第二章 长春花化学成分的薄层分析与分离 | 第23-38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23页 |
2 长春花生物碱类成分的薄层层析研究 | 第23-25页 |
3 长春花化学成分的分离研究 | 第25-37页 |
·样品的提取 | 第25-26页 |
·样品的分离 | 第26-27页 |
·结构鉴定 | 第27-37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37-38页 |
第三章 长春花中文多灵等成分的HPLC 含量分析 | 第38-47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38-39页 |
2 长春花中文多灵生物碱成分的HPLC 含量分析 | 第39-43页 |
·色谱条件 | 第39-40页 |
·对照品的制备 | 第40页 |
·样品溶液的制备 | 第40页 |
·线性关系考察 | 第40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40页 |
·重复性试验 | 第40页 |
·稳定性试验 | 第40页 |
·加样回收率试验 | 第40-41页 |
·长春花中文多灵的含量测定 | 第41-43页 |
3 长春花中熊果酸成分的HPLC 含量分析 | 第43-46页 |
·方法学考察 | 第43-45页 |
·长春花样品中熊果酸的HPLC 含量测定 | 第45-46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46-47页 |
第四章 长春花生物碱类成分的HPLC 指纹图谱研究 | 第47-63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47-48页 |
2 长春花生物碱类指纹图谱研究的条件优化 | 第48-52页 |
·色谱条件的选择 | 第48-49页 |
·流动相的优化 | 第48-49页 |
·测定波长的选择 | 第49页 |
·分析时间的考察 | 第49页 |
·样品前处理条件的优化 | 第49-52页 |
·提取方法的优化 | 第49-51页 |
·过柱材料的选择 | 第51页 |
·洗脱溶剂量的选择 | 第51-52页 |
3 长春花生物碱类成分的指纹图谱的构建 | 第52-61页 |
·色谱条件 | 第52页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52-53页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53页 |
·方法学考察 | 第53-56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53页 |
·重复性试验 | 第53页 |
·稳定性试验 | 第53页 |
·线性关系考察 | 第53-55页 |
·回收率试验 | 第55-56页 |
·指纹图谱及技术参数 | 第56-61页 |
·指纹图谱的测定、共有峰的确认及参照峰的选择 | 第56-58页 |
·指纹图谱相似度的计算 | 第58-59页 |
·不同部位的长春花HPLC 指纹图谱比较 | 第59-60页 |
·不同品种的长春花样品的HPLC 指纹图谱比较 | 第60-61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61-63页 |
第五章 长春花文多灵、长春质碱等生物碱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积累的相关性研究 | 第63-72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63页 |
2 方法 | 第63页 |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考察 | 第63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6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63-69页 |
·动态变化分析 | 第63-66页 |
·生物碱类积累的相关性分析 | 第66-69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69-72页 |
·文多灵、长春质碱生物碱类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 | 第69-71页 |
·生物碱类成分积累的相关性分析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申请专利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