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论文

广西新型社会救助服务问题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20页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的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6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4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4-15页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归纳和评述第15-16页
    1.3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第16-18页
        1.3.1 研究的方法第16-17页
        1.3.2 研究的思路第17-18页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18-20页
        1.4.1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8页
        1.4.2 可能的不足第18-20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20-26页
    2.1 相关概念第20-22页
        2.1.1 新型社会救助第20-22页
    2.2 理论基础第22-26页
        2.2.1 罗尔斯机会公平平等和分配正义论第22-23页
        2.2.2 制度变迁理论第23-24页
        2.2.3 公共产品理论第24-26页
第三章 广西社会救助服务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6-38页
    3.1 广西社会救助服务发展历史及现状第26-29页
        3.1.1 广西社会救助服务的起步时期(1949—1966)第26-27页
        3.1.2 社会救助的破坏时期(1966—1978)第27页
        3.1.3 社会救助的恢复时期(1978—1992)第27-28页
        3.1.4 社会救助的创新时期(1992—至今)第28-29页
    3.2 广西新型社会救助服务建设存在的问题第29-38页
        3.2.1 社会救助区域间统筹发展水平差距大,发展不平衡第29-30页
        3.2.2 社会救助服务供给和需求矛盾突出第30-31页
        3.2.3 新型社会救助服务制度尚需健全第31-32页
        3.2.4 城乡新型社会救助服务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第32-35页
        3.2.5 缺乏健全的城乡社会救助服务监管信息系统第35页
        3.2.6 救助服务制度的公民普知率较低第35-38页
第四章 社会救助服务的国际国内经验借鉴第38-46页
    4.1 国外社会救助服务的经验借鉴第38-41页
        4.1.1 英国的社会救助服务的经验第38-39页
        4.1.2 德国的社会救助服务的经验第39-40页
        4.1.3 国外社会救助服务的经验启示第40-41页
    4.2 国内社会救助服务的经验借鉴第41-46页
        4.2.1 湖南的社会救助服务经验第41-42页
        4.2.2 浙江的社会救助服务经验第42-44页
        4.2.3 国内社会救助服务的经验启示第44-46页
第五章 广西新型救助服务建设的对策建议第46-58页
    5.1 统筹区域间新型社会救助服务的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第46-47页
        5.1.1 统筹区域间新型社会救助体制的改革,拆除区域间的政策藩篱第46-47页
        5.1.2 统筹地区间救助服务要素配置,缩小地区间救助服务要素差距第47页
    5.2 健全城乡统筹救助服务资金来源渠道和监管第47-50页
        5.2.1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和社会资金的引进,增加资金来源渠道第47-49页
        5.2.2 健全广西城乡新型救助服务资金使用的监管机制第49-50页
    5.3 建立健全广西新型救助服务制度的安排和衔接第50-51页
        5.3.1 综合安排,增强新旧制度间的有效衔接第50页
        5.3.2 鼓励地方制度先行,创新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机制第50-51页
    5.4 创新救助服务价值准则,组建专业化的救助服务团队第51-54页
        5.4.1 创新新型社会救助的价值准则,坚持“以人为本,自力更生”的救助准则第52页
        5.4.2 引进专业救助服务人才,组建专业的救助服务团队第52-54页
    5.5 健全新型社会救助服务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第54-55页
        5.5.1 完善社会救助信息化管理制度和信息公开平台第54页
        5.5.2 构建健全的社会救助进入和退出信息平台第54-55页
    5.6 加大对新型救助服务制度的宣传力度第55-58页
        5.6.1 综合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加大制度宣传力度第55-56页
        5.6.2 政府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传统的渠道加大救助制度的宣传第56-58页
结语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附录第64-68页
致谢第68-70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贵州多民族社区治理研究--以黔东南州凯里市龙溪社区为例
下一篇:基于SWOT视角的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及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