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 | 第12页 |
1.2.3 评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1 研究框架 | 第1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5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15-18页 |
1.5.1 创新点 | 第15-16页 |
1.5.2 不足之处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8-26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1页 |
2.1.1 社区 | 第18-19页 |
2.1.2 城市社区 | 第19-20页 |
2.1.3 多民族社区 | 第20页 |
2.1.4 城市社区治理 | 第20-21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1-26页 |
2.2.1 国家-社会关系理论 | 第21-22页 |
2.2.2 治理理论 | 第22-24页 |
2.2.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少数民族地区社区治理的独特性 | 第26-30页 |
3.1 治理环境的独特性 | 第26-28页 |
3.1.1 自然环境 | 第26页 |
3.1.2 政治环境 | 第26-27页 |
3.1.3 经济环境 | 第27页 |
3.1.4 文化环境 | 第27-28页 |
3.1.5 人口环境 | 第28页 |
3.2 政策执行权限的独特性 | 第28页 |
3.3 民族自治地区自治机关的独特职能 | 第28-30页 |
第四章 龙溪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0-46页 |
4.1 龙溪社区概况 | 第30页 |
4.2 龙溪社区的治理体系及运作方式 | 第30-35页 |
4.2.1 龙溪社区治理主体的构成 | 第30-34页 |
4.2.2 运作方式 | 第34-35页 |
4.3 龙溪社区在治理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 | 第35-41页 |
4.4 龙溪社区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1-46页 |
第五章 完善龙溪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 | 第46-52页 |
5.1 加强社区民族工作,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 第46-47页 |
5.2 社区治理主体及其权责关系的重构 | 第47-48页 |
5.2.1 理顺社区党组织与居委会之间的权责关系 | 第47页 |
5.2.2 理顺街道办事处与居委会之间的权责关系 | 第47-48页 |
5.2.3 理顺业主委员会和其他社区治理主体的权责关系 | 第48页 |
5.2.4 扩大居民参与健全治理主体 | 第48页 |
5.3 孵化与培育社区社会组织,以及少数民族自主能力的培养 | 第48-49页 |
5.4 建设社区文化,增强其凝聚力 | 第49页 |
5.5 提高社区居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度 | 第49-50页 |
5.5.1 丰富社区参与形式 | 第49页 |
5.5.2 提高居民参与的效能感和社区参与能力 | 第49-50页 |
5.5.3 建立多元合作的治理结构培育居民间的参与网络 | 第50页 |
5.6 建立有民族特色的社区服务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附件 | 第58-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