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话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缘起 | 第10-11页 |
1.1.1 价值导向 | 第10页 |
1.1.2 教育理论研究的期待 | 第10-11页 |
1.1.3 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诉求 | 第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2页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 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 第13-16页 |
1.4.1 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4-16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6-24页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2.3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24页 |
2.3.1 对话 | 第21-22页 |
2.3.2 对话教学与教学对话 | 第22页 |
2.3.3 语文课堂教学对话 | 第22-24页 |
第3章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话理论基础及实践特征 | 第24-32页 |
3.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话的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3.1.1 教学对话哲学基础 | 第24-25页 |
3.1.2 教学对话社会学基础 | 第25-26页 |
3.1.3 教学对话的教育学基础 | 第26页 |
3.2 语文课堂教学对话实践特征 | 第26-29页 |
3.2.1 生成构建 | 第27页 |
3.2.2 平等尊重 | 第27-28页 |
3.2.3 真诚沟通 | 第28-29页 |
3.2.4 反思梳理 | 第29页 |
3.3 教学对话的类型 | 第29-32页 |
第4章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话现状与分析 | 第32-52页 |
4.1 调查问卷基本情况及研究对象选取 | 第32-33页 |
4.1.1 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 第32页 |
4.1.2 研究对象选取 | 第32-33页 |
4.2 现状调查 | 第33-42页 |
4.2.1 整体的语文课堂氛围 | 第33-34页 |
4.2.2 文本使用情况 | 第34-36页 |
4.2.3 教师课堂提问情况 | 第36-38页 |
4.2.4 课堂讨论情况 | 第38-40页 |
4.2.5 学生对课堂对话评价满意度 | 第40-42页 |
4.3 课堂教学对话存在问题 | 第42-47页 |
4.3.1 对话主体错位 | 第42-45页 |
4.3.2 对话内容肤浅 | 第45-46页 |
4.3.3 课堂对话无序 | 第46-47页 |
4.4 原因分析 | 第47-52页 |
4.4.1 教师对话素养不高 | 第47-48页 |
4.4.2 学生主体意识薄弱 | 第48-49页 |
4.4.3 教学环境建设滞后 | 第49-52页 |
第5章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话实践策略 | 第52-64页 |
5.1 提升教师对话素养 | 第52-58页 |
5.1.1 树立对话意识,增强对话智慧 | 第52-54页 |
5.1.2 创设对话情境,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 第54-56页 |
5.1.3 合理组织对话内容,鼓励多元解读文本 | 第56-58页 |
5.2 提升学生对话能力 | 第58-62页 |
5.2.1 树立主体意识,自觉参与对话 | 第59-60页 |
5.2.2 学习对话技巧,掌握对话方法 | 第60-62页 |
5.3 创新语文课堂教学环境 | 第62-64页 |
5.3.1 优化教学对话评价 | 第62-63页 |
5.3.2 完善教学监督机制 | 第63-64页 |
结语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附录 | 第70-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