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动机和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0-13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2.1 IPO抑价理论介绍 | 第13-16页 |
2.1.1 传统金融理论 | 第13-16页 |
2.1.2 行为金融理论 | 第16页 |
2.2 实证研究文献介绍 | 第16-20页 |
2.2.1 国外相关文献 | 第17-18页 |
2.2.2 国内相关文献 | 第18-20页 |
第3章 研究设计 | 第20-34页 |
3.1 制度背景 | 第20-25页 |
3.1.1 IPO审核制度的演变 | 第20-21页 |
3.1.2 IPO定价机制及其演变历程 | 第21-23页 |
3.1.3 IPO发行方式及其演变历程 | 第23-25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25-28页 |
3.2.1 投机性假说 | 第25页 |
3.2.2 信息不对称假说(赢者诅咒假说) | 第25-26页 |
3.2.3 制度变迁的虚拟变量与IPO抑价率的关系 | 第26-28页 |
3.3 数据和变量 | 第28-34页 |
3.3.1 研究模型 | 第28-29页 |
3.3.2 变量定义 | 第29-33页 |
3.3.3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第33-34页 |
第4章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 第34-47页 |
4.1 描述性数据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 第34-36页 |
4.1.1 描述性数据统计 | 第34-35页 |
4.1.2 相关性分析 | 第35-36页 |
4.2 多元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36-41页 |
4.2.1 投机性假说检验 | 第36-38页 |
4.2.2 信息不对称假说检验 | 第38-39页 |
4.2.3 联合检验 | 第39-41页 |
4.3 进一步分析 | 第41-47页 |
4.3.1 沪深两市IPO抑价率的对比分析 | 第41-42页 |
4.3.2 沪深两市多元回归分析 | 第42-47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47-50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7-48页 |
5.2 研究启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附件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