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工作场所乐趣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中文文摘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第二节 研究目的第12-13页
    第三节 研究意义第13-14页
        一、理论意义第13页
        二、实践意义第13-14页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4-16页
        一、研究方法第14-15页
        二、技术路线第15-16页
    第五节 研究内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6-19页
        一、研究内容第16-17页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7-19页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第19-37页
    第一节 工作场所乐趣相关的研究综述第19-26页
        一、工作场所乐趣的概念界定和类型学研究第19-23页
        二、工作场所乐趣前因变量第23-24页
        三、工作场所乐趣的结果变量第24-26页
    第二节 创新行为相关研究综述第26-30页
        一、创新行为的定义与内涵第26-27页
        二、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第27-30页
    第三节 分享行为相关研究综述第30-34页
        一、知识分享行为的定义第31-32页
        二、知识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第32-33页
        三、知识分享行为的作用机制第33-34页
    第四节 文献回顾总结第34-37页
第三章 相关理论概述第37-41页
    第一节 自我决定理论第37-38页
        一、自我评价理论第37-38页
        二、基本心理需求理论第38页
    第二节 情感事件理论第38-41页
第四章 研究与假设第41-49页
    第一节 研究构思第41-42页
    第二节 研究假设第42-49页
        一、工作场所乐趣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第42-45页
        二、对工作场所乐趣的态度同工作场所乐趣和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第45-46页
        三、知识分享行为同工作场所乐趣和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第46-49页
第五章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第49-57页
    第一节 变量测量与问卷调查设计第49-53页
        一、工作场所乐趣的测量第49-51页
        二、对工作场所乐趣的态度的测量第51页
        三、员工创新行为的测量第51-52页
        四、知识分享行为的测量第52-53页
    第二节 研究样本及数据收集第53-57页
        一、研究样本第53-54页
        二、数据收集第54页
        三、问卷的回收与发放第54-55页
        四、分析方法第55-57页
第六章 数据分析第57-75页
    第一节 样本描述性统计第57-60页
        一、样本的描述性统计第57-59页
        二、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第59-60页
    第二节 信度分析第60-61页
    第三节 效度分析第61-65页
        一、工作场所乐趣量表的效度分析第61-62页
        二、对工作场所乐趣态度的量表的效度分析第62-63页
        三、员工创新行为量表的效度分析第63-64页
        四、知识分享行为量表的效度分析第64-65页
    第四节 工作场所乐趣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分析第65-69页
    第五节 对工作场所乐趣的态度的调节作用分析第69-72页
    第六节 知识分享行为的中介作用第72-74页
    第七节 实证研究小结第74-75页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第75-83页
    第一节 研究结果讨论与理论贡献第75-77页
        一、工作场所乐趣对员工创新行为的直接效应第75-76页
        二、对工作场所乐趣的态度的调节作用分析第76页
        三、知识分享行为的中介效应分析第76-77页
    第二节 对企业的管理建议第77-79页
        一、重视工作场所乐趣,转变管理理念第77-78页
        二、选择正确乐趣类型,开展丰富的乐趣活动第78页
        三、营造知识分享的氛围,建立知识分享机制第78-79页
    第三节 研究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第79-83页
        一、研究不足第79-80页
        二、未来研究方向第80-83页
附录第83-89页
参考文献第89-95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95-97页
致谢第97-99页
个人简历第99-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率市场化后我国基准利率的选择研究
下一篇: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及其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