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相关研究回顾 | 第11-12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回顾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回顾 | 第12页 |
1.3 研究思路、方法、内容及创新点 | 第12-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2-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3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4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2 相关理论回顾 | 第16-21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6-17页 |
2.1.1 企业战略转型的概念 | 第16页 |
2.1.2 企业战略转型的作用 | 第16-17页 |
2.2 市场化的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2.2.1 市场竞争理论 | 第17页 |
2.2.2 政府管制理论 | 第17-18页 |
2.3 排水设施的相关研究 | 第18-21页 |
2.3.1 城市排水设施的定义 | 第18页 |
2.3.2 排水设施管理的特点 | 第18-19页 |
2.3.3 特许经营模式的内涵阐释 | 第19-21页 |
3 我国排水设施发展及先进管理经验的借鉴 | 第21-31页 |
3.1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排水设施运营模式变革 | 第21-25页 |
3.1.1 设施建设方面 | 第21-22页 |
3.1.2 运营管理方面 | 第22-23页 |
3.1.3 特许经营模式探索阶段(BOT\TOT\PPP模式) | 第23-25页 |
3.2 我国先进管理经验的研究 | 第25-31页 |
3.2.1 北京排水设施特点及管理措施 | 第25-27页 |
3.2.2 上海排水设施特点及管理措施 | 第27-29页 |
3.2.3 排水管理行业其它研究成果 | 第29-31页 |
4 K公司概况及战略发展 | 第31-37页 |
4.1 K公司概况及发展定位 | 第31-33页 |
4.1.1 昆明市排水设施及公司的发展历程 | 第31-32页 |
4.1.2 K公司发展战略的变化 | 第32-33页 |
4.2 K公司战略转型的必要性 | 第33-37页 |
4.2.1 设施建设的需求转变 | 第33-34页 |
4.2.2 设施管理的要求转变 | 第34-35页 |
4.2.3 K公司发展的需求 | 第35-37页 |
5 公司环境优劣势分析及发展战略的构建 | 第37-46页 |
5.1 新形势下排水设施管理的环境分析 | 第37-39页 |
5.1.1 外部宏观环境 | 第37-39页 |
5.1.2 行业竞争环境 | 第39页 |
5.2 K公司管理排水设施的优势分析 | 第39-40页 |
5.2.1 企业的社会责任 | 第39-40页 |
5.2.2 国有企业作为排水设施管理主体的依据 | 第40页 |
5.3 K公司管理排水设施的劣势分析 | 第40-42页 |
5.3.1 管理的职能缺位及问题 | 第40-41页 |
5.3.2 资产及设备营运中的缺失 | 第41页 |
5.3.3 人才激励机制及管理机制单一 | 第41-42页 |
5.4 K公司转型战略的构建 | 第42-46页 |
5.4.1 转型的愿景及使命 | 第42-43页 |
5.4.2 转型的定位及目标 | 第43-44页 |
5.4.3 转型的重点 | 第44-46页 |
6 转型战略的保障措施 | 第46-59页 |
6.1 完善管理体制,保障市场化运营模式的实施 | 第46-49页 |
6.1.1 建立综合管理体制,逐步完善管理机构 | 第46-48页 |
6.1.2 正确认识政府机构的作用及职能 | 第48-49页 |
6.1.3 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 第49页 |
6.2 深化排水设施市场化运营企业的改制 | 第49-51页 |
6.2.1 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运营制度 | 第50-51页 |
6.2.2 产权明晰,深化产权结构改革 | 第51页 |
6.3 深化融资体制改革,扩大资金来源 | 第51-53页 |
6.3.1 加强政府在融资中的引导作用 | 第52页 |
6.3.2 积极利用现代金融工具,探索多渠道融资方式 | 第52-53页 |
6.4 塑造企业文化,构建良好的人才队伍 | 第53-56页 |
6.4.1 企业文化的建设 | 第53-54页 |
6.4.2 建立有效的激励及管理机制 | 第54-56页 |
6.4.3 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及引进 | 第56页 |
6.5 充分运用市场经济,强化资产设备使用效益 | 第56-57页 |
6.5.1 加强各项资产管理,实现最大效能 | 第56-57页 |
6.5.2 完善资产管理制度 | 第57页 |
6.6 以特许权经营为契机,推进战略创新转型 | 第57-59页 |
6.6.1 充分分析并满足社会、政府、企业的需求 | 第57-58页 |
6.6.2 动态优化、保障特许经营权实施 | 第58-59页 |
7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