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8-20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0-21页 |
第2章 我国二胎政策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21-25页 |
2.1 二胎政策的概念界定 | 第21页 |
2.2 二胎政策的意义 | 第21-22页 |
2.3 我国二胎政策实施带来的影响 | 第22-25页 |
2.3.1 国家政治方面 | 第22-23页 |
2.3.2 社会经济方面 | 第23-24页 |
2.3.3 个人家庭角度 | 第24-25页 |
第3章 我国二胎政策实施的原因及其法律问题 | 第25-41页 |
3.1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原因 | 第25-28页 |
3.1.1 单独二胎实践遇冷 | 第25页 |
3.1.2“银发危机” | 第25-26页 |
3.1.3“刘易斯拐点”隐忧 | 第26页 |
3.1.4“失独”社会之殇 | 第26-27页 |
3.1.5 男女比例失衡 | 第27-28页 |
3.2 二胎政策实施的相关法律问题 | 第28-41页 |
3.2.1 夫妻生育权的问题 | 第28-31页 |
3.2.2 性别区别对待的问题 | 第31-33页 |
3.2.3 继承权平等的问题 | 第33-36页 |
3.2.4 人工生殖技术的问题 | 第36-37页 |
3.2.5 社会抚养费的问题 | 第37-41页 |
第4章 我国二胎政策相关法律问题的解决对策 | 第41-53页 |
4.1 夫妻生育权利的保障 | 第41-45页 |
4.1.1 法院对生育权的保护和执行应该根据具体个案而定 | 第41页 |
4.1.2 保护丈夫对妻子生育状况和怀孕的知情权 | 第41-42页 |
4.1.3 生育政策的修正 | 第42-43页 |
4.1.4 劳动保障政策的完善 | 第43-44页 |
4.1.5 婚姻政策的完善 | 第44-45页 |
4.2 性别平等观念的进一步落实 | 第45页 |
4.3 继承权的完善策略 | 第45-47页 |
4.3.1 完善胎儿继承份额的具体操作标准 | 第45-46页 |
4.3.2 限定胎儿继承权处分的方式 | 第46-47页 |
4.4 构建我国人工生殖技术法制 | 第47-50页 |
4.4.1 人工生殖技术立法的基本原则 | 第47-48页 |
4.4.2 关于人工生殖技术的立法建议 | 第48-50页 |
4.5 加强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 | 第50-53页 |
4.5.1 社会福利政策的完善 | 第50-51页 |
4.5.2 加强部门协调配合,落实社会抚养费征收联动机制 | 第51页 |
4.5.3 尽快制定出台适合本地区的社会抚养费管理办法 | 第51页 |
4.5.4 强化基础,发挥基层作用 | 第51-52页 |
4.5.5 坚持“三个严格”,做到依法征收 | 第52页 |
4.5.6 加强调研,提高社会抚养费的使用效益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59-61页 |
(一)发表论文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