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9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13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3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审计风险理论基础 | 第13-19页 |
2.1 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审计风险 | 第13-16页 |
2.1.1 保险公司内部控制 | 第13-14页 |
2.1.2 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审计 | 第14-15页 |
2.1.3 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审计风险 | 第15-16页 |
2.2 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审计风险理论 | 第16-19页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6-17页 |
2.2.2 深口袋理论 | 第17-18页 |
2.2.3 侵权理论 | 第18-19页 |
第三章 P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审计风险状况 | 第19-28页 |
3.1 P保险公司概况 | 第19-22页 |
3.2 P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审计风险管理的现状 | 第22-25页 |
3.2.1 P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审计风险管理机制 | 第22-23页 |
3.2.2 P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风险 | 第23-25页 |
3.3 P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 第25-28页 |
3.3.1 缺少科学、完善的风险量化管理机制 | 第25页 |
3.3.2 保险业务的日趋复杂 | 第25-26页 |
3.3.3 缺少系统审计理论与方法 | 第26页 |
3.3.4 审计质量控制制度未能有效落实 | 第26-27页 |
3.3.5 审计准则的相对滞后 | 第27-28页 |
第四章 P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审计风险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第28-37页 |
4.1 P公司内部控制审计风险要素的识别与评价 | 第28-31页 |
4.1.1 内部控制目标的识别 | 第28页 |
4.1.2 内部控制风险要素的识别 | 第28-30页 |
4.1.3 内部控制审计风险要素的识别 | 第30-31页 |
4.2 P公司内部控制审计风险模型 | 第31-34页 |
4.2.1 对模型的需求 | 第31页 |
4.2.2 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 | 第31-32页 |
4.2.3 内部控制审计中的风险 | 第32页 |
4.2.4 内部控制审计风险模型 | 第32-34页 |
4.3 P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审计风险模型的应用 | 第34-37页 |
4.3.1 内部控制审计风险的估计 | 第34页 |
4.3.2 固有风险的估计 | 第34-35页 |
4.3.3 控制风险估计 | 第35页 |
4.3.4 检查风险的评估 | 第35-36页 |
4.3.5 内部控制审计风险模型的分析 | 第36-37页 |
第五章 基于风险模型的P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流程优化 | 第37-53页 |
5.1 基于风险模型的内部控制审计准备 | 第37-38页 |
5.1.1 了解P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基本情况 | 第37页 |
5.1.2 制定方案并确定标准 | 第37-38页 |
5.1.3 编制程序 | 第38页 |
5.2 基于风险模型的内部控制审计实施 | 第38-52页 |
5.2.1 调查了解 | 第39-42页 |
5.2.2 初步评价 | 第42-43页 |
5.2.3 风险评估 | 第43页 |
5.2.4 控制测试 | 第43-48页 |
5.2.5 评价缺陷 | 第48页 |
5.2.6 审计评价 | 第48-51页 |
5.2.7 形成意见 | 第51-52页 |
5.3 基于风险模型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 第52-5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6.1 总结 | 第53页 |
6.2 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