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4-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2.1.1 ESOP的经济效益研究 | 第15-17页 |
2.1.2 ESOP的社会效益研究 | 第17-18页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2.2.1 ESOP与企业产权结构调整 | 第18-19页 |
2.2.2 ESOP与公司绩效研究 | 第19页 |
2.3 文献评述 | 第19-21页 |
3. 员工持股计划的理论基础与一般分析 | 第21-28页 |
3.1 ESOP的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3.1.1 激励理论 | 第21-22页 |
3.1.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2-23页 |
3.1.3 因素经济论 | 第23-24页 |
3.2 ESOP的内容与意义 | 第24-25页 |
3.2.1 ESOP的定义 | 第24页 |
3.2.2 ESOP的内容 | 第24页 |
3.2.3 ESOP的意义 | 第24-25页 |
3.3 中国上市公司ESOP现状分析 | 第25-28页 |
3.3.1 中国ESOP的发展历史 | 第25-26页 |
3.3.2 上市公司ESOP现状 | 第26页 |
3.3.3 上市公司ESOP实例:新海宜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介绍 | 第26-28页 |
4. 员工持股计划影响股价的实证分析与策略构造 | 第28-43页 |
4.1 研究假设与样本选择 | 第28-29页 |
4.1.1 研究假设 | 第28页 |
4.1.2 样本选择 | 第28-29页 |
4.2 ESOP公司组合的股价表现 | 第29-32页 |
4.2.1 整体组合研究 | 第29-30页 |
4.2.2 分板块组合研究 | 第30-32页 |
4.3 单因素策略构造组合的股价表现 | 第32-38页 |
4.3.1 投资组合的评价体系 | 第33-34页 |
4.3.2 单因素策略组合的构造及评价 | 第34-38页 |
4.4 多因素策略构造的评分系统 | 第38-43页 |
4.4.1 因子的选取 | 第39页 |
4.4.2 权重取值方法 | 第39-40页 |
4.4.3 权重的确定与评分模型的构建 | 第40-41页 |
4.4.4 模型检验 | 第41-43页 |
5. 结论与策略建议 | 第43-45页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43-44页 |
5.2 策略建议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