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3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5页 |
1.4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6-23页 |
2.1 地区特色产业现有融资理论回顾 | 第16-17页 |
2.2 供应链金融的概念界定与发展特征 | 第17-19页 |
2.3 供应链金融的主要风险 | 第19-20页 |
2.4 地区特色产业与供应链金融的对接 | 第20-23页 |
3. 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及融资情况分析 | 第23-32页 |
3.1 地区特色产业的界定与特征 | 第23-26页 |
3.1.1 发展根基独特 | 第23-24页 |
3.1.2 生产技术与制造工艺独特 | 第24-25页 |
3.1.3 联动式与阶段性并举 | 第25-26页 |
3.2 地区特色产业当前面临的融资问题 | 第26-28页 |
3.2.1 银行信贷服务意愿不足 | 第26页 |
3.2.2 有效融资渠道不畅 | 第26-27页 |
3.2.3 融资服务与地区特色产业的需求匹配度较低 | 第27-28页 |
3.3 地区特色产业开展传统信贷与供应链金融的比较 | 第28-29页 |
3.4 地区特色产业的供应链金融开展思路 | 第29-32页 |
4. “嘉欣丝绸”集团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基础模式与创新设计 | 第32-49页 |
4.1 “嘉欣丝绸”及其所处产业链运营状况分析 | 第32-36页 |
4.1.1 具备全方位和多角度的产业链 | 第34-35页 |
4.1.2 产业基础坚实牢固,技术创新与时俱进 | 第35页 |
4.1.3 配备专业指导人员,争创行业领导品牌 | 第35-36页 |
4.2 “嘉欣丝绸”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基础模式 | 第36-41页 |
4.2.1 存货类融资模式 | 第37-38页 |
4.2.2 预付款类融资模式 | 第38-39页 |
4.2.3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 第39-41页 |
4.3 工行嘉兴分行对嘉欣丝绸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创新设计 | 第41-45页 |
4.3.1 确定授信额度 | 第42-43页 |
4.3.2 电子审验单据 | 第43页 |
4.3.3 电子银行汇票实时承兑 | 第43-44页 |
4.3.4 “金三塔”赎单提货 | 第44页 |
4.3.5 还款保障 | 第44-45页 |
4.4 工行嘉兴分行进行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潜在风险分析 | 第45-49页 |
4.4.1 道德风险 | 第45-47页 |
4.4.2 市场风险 | 第47页 |
4.4.3 操作风险 | 第47-49页 |
5. 供应链金融对地区特色产业的创新效应 | 第49-61页 |
5.1 提高下游产业资金配置效率 | 第49-51页 |
5.2 优化“嘉欣丝绸”财务指标优化,巩固产业核心地位 | 第51-56页 |
5.2.1 提升营运能力 | 第52-53页 |
5.2.2 降低财务费用 | 第53-54页 |
5.2.3 优化终端销售结构 | 第54-56页 |
5.2.4 巩固产业中心地位 | 第56页 |
5.3 工行嘉兴分行总结“供应链金融”成功模式 | 第56-61页 |
5.3.1 明确供应链金融创新方向 | 第57-59页 |
5.3.2 挖掘优质客户,优化业务结构 | 第59-61页 |
6. 展望与建议 | 第61-69页 |
6.1 多层次管控供应链金融风险 | 第61-64页 |
6.1.1 融资前全面评估整体产业链 | 第62页 |
6.1.2 融资中强化风险预防控制 | 第62-64页 |
6.1.3 融资后动态跟踪管理 | 第64页 |
6.2 加强地区特色产业行业信息流平台建设 | 第64-66页 |
6.3 立足地区特色,引导产业升级 | 第66-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附表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