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的社会动员研究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引言 | 第7-12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7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7-8页 |
| 1.理论意义 | 第7页 |
| 2.现实意义 | 第7-8页 |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8-10页 |
| 1.国外研究综述 | 第8-9页 |
| 2.国内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0-12页 |
| 1.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 2.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 一 社会动员相关理论阐述 | 第12-15页 |
| (一)社会动员的概述 | 第12-14页 |
| 1.自然灾害社会动员的概念 | 第12-13页 |
| 2.自然灾害社会动员的特征 | 第13-14页 |
| 3.社会动员的要素 | 第14页 |
| (二)自然灾害理论概述 | 第14-15页 |
| (三)理论基础 | 第15页 |
| 1.风险社会理论 | 第15页 |
| 2.有限政府理论 | 第15页 |
| 二 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社会动员的价值 | 第15-17页 |
| (一)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 第16页 |
| (二)促进政府和社会有效的沟通 | 第16-17页 |
| (三)促进动员资源合理配置 | 第17页 |
| 三 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社会动员的过程 | 第17-22页 |
| (一)应对自然灾害社会动员的计划 | 第18-19页 |
| 1.调查阶段 | 第18页 |
| 2.分析阶段 | 第18页 |
| 3.规划阶段 | 第18-19页 |
| (二)应对自然灾害社会动员的实施 | 第19-21页 |
| 1.人力动员实施 | 第19-20页 |
| 2.物资、财力动员实施 | 第20页 |
| 3.交通运输动员实施 | 第20-21页 |
| (三)应对自然灾害社会动员的监控 | 第21-22页 |
| 1.监控的目标 | 第22页 |
| 2.监控的程序 | 第22页 |
| 3.监控的效果 | 第22页 |
| 四 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社会动员的成效 | 第22-26页 |
| (一)动员能力逐渐增强 | 第23页 |
| 1.动员潜力转化能力提升 | 第23页 |
| 2.动员准备能力不断提高 | 第23页 |
| (二)社会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 第23-25页 |
| 1. 物质资源合理配置 | 第24页 |
| 2. 精神资源合理配置 | 第24-25页 |
| (三)动员方法使用的有效性增强 | 第25-26页 |
| 1.动员方法多样化 | 第25页 |
| 2.动员方法速度增强 | 第25-26页 |
| 3.动员方法应用范围扩大 | 第26页 |
| 五 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社会动员存在的问题 | 第26-30页 |
| (一)动员管理意识薄弱,动员效率低 | 第27-28页 |
| (二)动员对象单一,动员力量不足 | 第28页 |
| (三)动员法制建设欠缺,制度规范不完善 | 第28-29页 |
| (四)动员沟通机制不完善,信息交流不畅 | 第29页 |
| (五)动员环境有待改善,动员积极性欠佳 | 第29-30页 |
| 六 完善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社会动员的措施 | 第30-41页 |
| (一)转变政府管理意识,提高动员效率 | 第31-32页 |
| 1.政府应从思想上重视社会动员 | 第31页 |
| 2.定期普及社会动员相关知识 | 第31-32页 |
| 3.增强社会动员的意识 | 第32页 |
| (二)动员主体多元化,提升动员力量 | 第32-34页 |
| 1.充分发挥群众参与,增强动员力量 | 第33页 |
| 2.推进社会动员组织建设,实施科学组织体系 | 第33页 |
| 3.积极拓展筹资渠道,推动专业多元化动员 | 第33-34页 |
| (三)加强动员法制建设, 提高动员质量 | 第34-36页 |
| 1.推进社会动员的科学立法 | 第34-35页 |
| 2.提高社会动员法律法规的执行力 | 第35-36页 |
| (四)畅通信息沟通渠道,提高动员速度 | 第36-38页 |
| 1.整合信息资源 | 第36页 |
| 2.激发社会主体的沟通欲求 | 第36-37页 |
| 3.构建政府自然灾害社会动员沟通体系 | 第37-38页 |
| (五)改善应对自然灾害社会动员的社会环境 | 第38-41页 |
| 1.改善应对自然灾害社会动员的政治环境 | 第38页 |
| 2.改善应对自然灾害社会动员的经济环境 | 第38-39页 |
| 3.发扬我国有利于应对自然灾害社会动员的传统文化 | 第39-41页 |
| 结语 | 第41-42页 |
| 注释 | 第42-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47-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