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胸径极限生长量的乔木树种立地质量评价指标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森林立地评价研究综述 | 第10-18页 |
| ·森林立地评价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有林地立地质量评价 | 第10-14页 |
| ·指示植物法 | 第10-11页 |
| ·蓄积量或生物量法 | 第11页 |
| ·林分高法 | 第11-14页 |
| ·无林地立地质量评价 | 第14-16页 |
| ·统计分析法 | 第14-15页 |
| ·遥感因子法 | 第15-16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16页 |
| ·立地质量M指标 | 第16-17页 |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 2 数据来源 | 第18-21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18页 |
| ·数据处理 | 第18-21页 |
| 3 立地质量评价模型构建 | 第21-34页 |
| ·立地质量评价模型 | 第21-24页 |
| ·密度和竞争指标 | 第21-22页 |
| ·模型推导 | 第22-24页 |
| ·参数估计 | 第24-32页 |
| ·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差分模型存在的问题 | 第24-27页 |
| ·非线性模型参数平方和约束估计法 | 第27-30页 |
| ·PSLM法实例研究 | 第30-32页 |
| ·模型检验 | 第32-34页 |
| 4 不同树种组的立地质量模型 | 第34-62页 |
| ·竞争指标CI的计算 | 第34-35页 |
| ·松类数据估算结果 | 第35-43页 |
| ·松类数据建模与检验结果 | 第35-39页 |
| ·松类全部数据的建模结果 | 第39-41页 |
| ·松类的拟合结果分析 | 第41-43页 |
| ·杉类数据估算结果 | 第43-49页 |
| ·杉类数据建模与检验分析 | 第43-46页 |
| ·杉类全部数据的建模结果 | 第46-48页 |
| ·杉类的拟合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 ·阔叶数据估算结果 | 第49-56页 |
| ·阔叶类数据建模与检验分析 | 第49-53页 |
| ·阔叶类全部数据的建模结果 | 第53-55页 |
| ·阔叶类的拟合结果分析 | 第55-56页 |
| ·立地质量M指标估算结果 | 第56-62页 |
| ·不同树种组的立地质量评价最优模型 | 第56-57页 |
| ·不同树种组的立地质量M指标分布 | 第57-58页 |
| ·不同树种组的立地质量M指标相关性分析 | 第58-62页 |
| 5 结论与讨论 | 第62-65页 |
| ·研究结论 | 第62-63页 |
| ·立地质量指标的理论应用 | 第63页 |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63-64页 |
| ·待解决的问题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 附录 | 第70-75页 |
| 个人简介 | 第75-76页 |
| 导师简介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