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6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6页 |
|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 | 第10-11页 |
| ·森林特征空间异质性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植被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因素 | 第13-14页 |
| ·小结 | 第14-16页 |
| 2 试验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16-26页 |
| ·试验区自然概况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 ·样地设置与调查 | 第19页 |
| ·数据测定与分析方法 | 第19-26页 |
| ·数据测定 | 第19-21页 |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1-26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6-37页 |
| ·植物区系物种组成分析 | 第26页 |
| ·各层次物种组成及其重要值分析 | 第26-28页 |
| ·灌木层物种组成与重要值分析 | 第26-27页 |
| ·草本层物种组成与重要值分析 | 第27-28页 |
| ·小尺度灌丛生物量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 第28-31页 |
| ·灌丛生物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8-29页 |
| ·灌丛生物量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 第29-30页 |
| ·灌丛生物量的空间格局分析 | 第30-31页 |
| ·小尺度植被特征指数空间异质性分析 | 第31-34页 |
| ·植被特征指数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1-32页 |
| ·植被特征指数的地统计分析 | 第32-33页 |
| ·植被特征指数的空间分布格局 | 第33-34页 |
| ·小尺度植被特征指数和灌丛生物量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因素 | 第34-37页 |
| ·RDA排序与pRDA分析 | 第35页 |
| ·环境因子与植被特征指数、灌丛生物量空间异质性的关系 | 第35-37页 |
| 4 结论与讨论 | 第37-41页 |
| ·主要结论 | 第37-38页 |
| ·结果讨论 | 第38-39页 |
| ·灌丛生物量和植被特征指数的空间异质性 | 第38页 |
| ·灌丛生物量和植被特征指数的空间分布格局 | 第38页 |
| ·灌丛生物量和植被特征指数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因素 | 第38-39页 |
| ·论文特色 | 第39-40页 |
| ·研究工作的不足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8页 |
| 个人简介 | 第48-49页 |
| 导师简介 | 第49-50页 |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