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微电子学、集成电路(IC)论文--专用集成电路论文

面向多量子比特的表面电极离子阱芯片

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42页
   ·研究背景第14-29页
     ·量子计算的产生和发展第14-17页
     ·离子阱量子计算的可行性第17-21页
     ·表面电极离子阱芯片是实现多量子比特的必由之路第21-29页
   ·表面电极离子阱芯片研究面临的问题和思考第29-34页
     ·离子阱芯片操作模式单一第29-30页
     ·二维扩展的设计指导原则缺乏第30-31页
     ·理论分析与设计精度需求的鸿沟第31-33页
     ·逻辑习惯对物理实质的约束第33-34页
   ·研究现状第34-39页
     ·离子阱芯片设计方法第34-36页
     ·芯片体系结构扩展方式第36-37页
     ·多进制量子计算第37-38页
     ·芯片制备材料研究第38-39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39-41页
   ·论文结构第41-42页
第二章 可配置线性表面电极离子阱芯片体系结构第42-56页
   ·背景与动机第42-43页
   ·可配置离子阱芯片体系结构第43-44页
   ·硬件:离子阱芯片结构设计优化第44-51页
     ·射频电极设计第45-47页
     ·直流控制电极设计第47-50页
     ·可配置模式第50-51页
   ·软件:生成可配置离子阱操作序列第51-55页
     ·离子主轴偏转控制生成第52页
     ·离子输运控制生成第52-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三章 二维扩展:灵活的优化设计方法第56-74页
   ·背景与动机第56-57页
   ·相关研究工作第57-59页
   ·灵活的优化设计方法第59-65页
     ·解空间及自变量定义域第60-61页
     ·混合多目标函数第61-62页
     ·赝势求解器第62-64页
     ·方法灵活性延伸第64-65页
   ·方法具体实现第65-66页
   ·结果与讨论第66-73页
     ·X型结优化第67-70页
     ·Y型结优化第70-71页
     ·离子载入口优化第71-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四章 一维扩展:非谐势离子阱芯片量化分析模型第74-88页
   ·背景与动机第74-75页
   ·非谐势阱线性方程组模型第75-79页
   ·模型求解第79-82页
     ·求解方法第79-81页
     ·非谐阱芯片设计指导第81-82页
   ·模型评估与讨论第82-86页
   ·本章小结第86-88页
第五章 零维扩展:基于非谐势阱中单个离子振动态的三进制Shor算法执行第88-104页
   ·背景与动机第88-89页
   ·三进制Shor算法第89-93页
   ·非谐势阱中单个离子的系统模型第93-95页
     ·Schr?dinger方程第93页
     ·离子振动态操控第93-95页
   ·优化控制理论第95-96页
   ·算法执行与结果讨论第96-103页
     ·三进制Hadamard逻辑门第97页
     ·三进制CNOT逻辑门第97-101页
     ·量子求阶算法执行第101-103页
   ·本章小结第103-104页
第六章 表面电极离子阱原型芯片制备与测试第104-118页
   ·线性表面电极离子阱芯片结构第104-105页
   ·离子阱芯片制备工艺第105-112页
     ·工艺流程设计及制备第105-106页
     ·芯片封装第106-109页
     ·芯片物理特性测试第109-112页
   ·离子阱芯片测试设备第112-115页
     ·真空系统第112-113页
     ·激光系统第113-114页
     ·成像系统第114-115页
   ·离子阱芯片离子囚禁实验第115-117页
   ·本章小结第117-118页
第七章 结束语第118-124页
   ·论文工作总结第118-120页
   ·课题研究展望第120-124页
致谢第124-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36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36-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考虑变泊松比、老化和损伤的固体发动机药柱粘弹性分析
下一篇:高超声速进气道分离流动建模及不起动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