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灵芝片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检验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第一章 综述 | 第9-22页 |
| 1 松花粉研究概述 | 第9-13页 |
| ·松花粉主要营养活性成分 | 第9-10页 |
| ·松花粉主要非营养活性成分 | 第10-11页 |
| ·松花粉的生理功能 | 第11-13页 |
| 2 灵芝研究概述 | 第13-17页 |
| ·灵芝主要营养活性成分 | 第13-14页 |
| ·灵芝主要非营养活性成分 | 第14-15页 |
| ·灵芝的生理功能 | 第15-17页 |
| 3 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概述 | 第17-19页 |
| ·NAFLD影响因素 | 第17-18页 |
| ·NAFLD发病机制 | 第18页 |
| ·NAFLD治疗方式 | 第18-19页 |
| 4 松花灵芝复方产品剂型选择 | 第19-20页 |
| 5 松花灵芝片剂制粒操作规程 | 第20-21页 |
| 6 松花灵芝片剂压片包衣操作规程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松花灵芝片剂制备工艺 | 第22-41页 |
|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22-23页 |
| ·实验仪器 | 第22页 |
|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 2 松花灵芝片剂原辅料性质 | 第23-27页 |
| ·实验测定 | 第24页 |
| ·实验结果 | 第24-27页 |
| 3 松花灵芝片剂原辅料配比确定 | 第27-32页 |
| ·实验测定 | 第27-29页 |
| ·实验结果 | 第29-32页 |
| 4 松花灵芝片剂制粒方法确定 | 第32-37页 |
| ·一步制粒与压片 | 第33-34页 |
| ·湿法制粒与压片 | 第34-35页 |
| ·湿法制粒参数优化 | 第35-37页 |
| 5 松花灵芝片剂投产 | 第37-41页 |
| ·投料情况 | 第37页 |
| ·制粒情况 | 第37-38页 |
| ·压片情况 | 第38-39页 |
| ·包衣情况 | 第39-40页 |
| ·工艺流程图 | 第40-41页 |
| 第三章 松花灵芝片剂质量检验 | 第41-61页 |
|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41-42页 |
| ·实验仪器 | 第41页 |
| ·实验材料 | 第41-42页 |
| 2 质量检验所用标准 | 第42页 |
| 3 片剂感官要求 | 第42-43页 |
| ·实验测定 | 第42-43页 |
| ·实验结果 | 第43页 |
| 4 片剂理化指标检验 | 第43-47页 |
| ·片重差异 | 第43-45页 |
| ·崩解时限 | 第45-46页 |
| ·水分测定 | 第46页 |
| ·灰分测定 | 第46-47页 |
| 5 重金属检验 | 第47-50页 |
| ·铅含量检验 | 第47-48页 |
| ·砷含量检验 | 第48-49页 |
| ·汞含量检验 | 第49-50页 |
| 6 粗多糖检验 | 第50-52页 |
| ·试验测定 | 第50-51页 |
| ·实验结果 | 第51-52页 |
| 7 微生物检验 | 第52-56页 |
| ·菌落总数检验 | 第52-53页 |
| ·大肠菌群检验 | 第53页 |
| ·霉菌和酵母检验 | 第53-54页 |
| ·致病菌检验 | 第54-56页 |
| 8 稳定性试验 | 第56-60页 |
| ·高温试验 | 第56-57页 |
| ·高湿试验 | 第57页 |
| ·光照试验 | 第57-58页 |
| ·长期稳定性试验 | 第58-60页 |
| 9 本章结论 | 第60-61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