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监护型自治与农民利益维护--以山西省H乡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1章 绪论第8-20页
   ·问题的提出第8-9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第9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9-18页
     ·关于村民自治的研究现状第9-12页
     ·关于集中居住中农民利益问题研究现状第12-16页
     ·综述评价与展望第16-18页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第18页
     ·文献收集法第18页
     ·个案研究法第18页
   ·理论创新点第18-20页
     ·提出了监护型自治理念第18-19页
     ·提出了农民的利益层次第19-20页
第2章 H乡集中居住中的利益第20-27页
   ·意外惊喜:生活期待与利益前置第21-23页
     ·对新生活的期待第21-22页
     ·可能利益的前置兑换第22-23页
   ·利益担忧:成本与收益的计算与衡量第23-27页
     ·重大经济利益的精确计算第23-24页
     ·非经济利益的定性衡量第24-25页
     ·农民的底线利益需求第25-27页
第3章 从“印章集中管理”到“监护型自治”第27-54页
   ·H乡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第27-33页
     ·村干部逐利越界与农民利益受损第28-30页
     ·“印章集中管理”与农民利益维护第30-32页
     ·“印章集中管理”的治理效果第32-33页
   ·农民的分层利益观第33-43页
     ·集中居住背景下农民对利益的感知和需求第33-35页
     ·集中居住中农民的利益层次第35-43页
   ·作为回应的政府政策执行方式选择第43-49页
     ·最受欢迎的补贴执行方式:一种跨学科的视角第43-47页
     ·监护型逻辑:政府的应对第47-49页
   ·监护型自治:一种边缘性创新的形成第49-54页
     ·监护型逻辑的逐渐形成第49-50页
     ·监护型自治的变革性第50-54页
第4章 H乡监护型自治的应用前景第54-60页
   ·监护型自治的必要性和技术可行性第54-56页
     ·农民对于提高利益安全性的现实需求第54页
     ·政府惠农利益的持续性第54-55页
     ·专门服务机构的配置的可行性第55页
     ·建立严格的身份验证机制的可行性第55页
     ·政策评估与反馈常态化的趋势第55-56页
   ·监护型自治模式适用的条件性和政治可行性第56-58页
     ·政策涉及广泛性的、一次性的重大利益分配第56页
     ·自治代理人侵犯农民利益第56-57页
     ·农民的维权意识缺乏、维权能力较弱或维权工具不足第57页
     ·找准介入“窗口”第57-58页
   ·实行监护型自治应注意的问题第58-60页
     ·树立“惠农至上、以人为本”指导理念第58-59页
     ·将农民纳入涉农政策评估主体第59-60页
第5章 结语第60-62页
   ·可能的争议与结语第60-61页
   ·研究不足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附录A 农村集中居住中农民态度与利益问题调查问卷第64-69页
附录B 村民访谈提纲第69-70页
附录C 乡镇干部访谈提纲第70-72页
附录D 关于问卷与访谈的综合分析第72-81页
附录E 访谈记录(部分)第81-83页
附录F 关于案例调研的心得体会第83-8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5-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少先队活动中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以H小学为例
下一篇:整合视角下我国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支撑体系研究--基于南通市S街道的实证调研